[实用新型]一种旋转伞的旋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8408.3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9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奇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3/00 | 分类号: | A45B23/0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伞,更具体的是涉及到旋转伞的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生活常备用品,常用于挡雨、遮阳、挡风等情形。人们很容易遇到一个问题,当大风天气时撑伞,当伞面受强风会带动伞骨支架相对中棒产生一定的扭转,风力越大,扭转越严重,很容易导致伞骨支架或者中棒损坏;另外,当在街上行走时,伞面可能会碰撞到其他物体时,同样也会使伞面受扭力作用,造成伞骨支架或者中棒的损坏。
因此,市面上便出现了伞面可相对中棒可以旋转的旋转伞,其中旋转结构由可以相对转动的蜂巢和旋转头构成,靠旋转头与蜂巢的凸凹卡合实现伞的旋转。这种结构在装配时是利用旋转头具有一定的弹性,用外力把旋转头强压进蜂巢,使得旋转头和蜂巢卡合在一起,很容易对旋转头或者蜂巢造成损害,而且一旦伞骨出现问题,就没办法修理,导致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旋转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装配时对旋转头或者蜂巢造成的损害,且便于伞具的拆卸组合装的旋转伞的旋转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旋转伞的旋转结构,包括中棒、蜂巢以及连接中棒和蜂巢的旋转头,所述旋转头和蜂巢可拆装的配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旋转头包括旋转轴及定位销,所述中棒的顶部及旋转轴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通孔,通过所述定位销穿过中棒及旋转轴的通孔将旋转轴固定在中棒上,该旋转轴的顶部外延一环形突出部;所述蜂巢内部设有一中心孔,中心孔下部形成一阶梯凸沿,旋转轴的突出部与该蜂巢中心孔的阶梯凸沿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还包括一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在中棒内的顶部位置,且该固定套上有与中棒及旋转轴的通孔相对应的插销孔。
进一步,所述蜂巢的下部对应中棒通孔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定位销穿过的让位通孔。
进一步,所述蜂巢由左蜂巢及右蜂巢相互对接固定而成,该蜂巢中心具有一通孔,通孔的上部形成与蜂巢内壁形成上台阶,通孔的下部与蜂巢内壁形成下台阶,所述旋转头的上部形成一缩颈,该旋转头的缩颈对应设置在蜂巢的上台阶与下台阶之间,使旋转头的缩颈上部与下部分别对应卡在该蜂巢的上台阶与下台阶。
进一步,所述左蜂巢及右蜂巢相互对接的一面上,至少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凸块及插槽。
进一步,所述旋转头与中棒为一体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旋转伞的旋转结构,包括中棒、蜂巢以及连接中棒和蜂巢的旋转头,该旋转头与蜂巢为可拆装的配合在一起,装配时只需要对旋转头与蜂巢进行拆装,将现有的硬压入方式改成可拆分的两件式套入组装,可减少旋转结构在装配时对蜂巢和旋转头造成的损伤,并且组装简单,可便于该旋转伞维修,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旋转伞的旋转结构,其包括中棒1,蜂巢2以及连接中棒1和蜂巢2的旋转头3,所述旋转头3与蜂巢1为可拆分式配合。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蜂巢1、旋转头2、中棒3。所述旋转头包括旋转轴21、固定套22及定位销23,所述中棒3的顶部及旋转轴21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通孔31、211,固定套22固定在中棒3内的顶部位置,且该固定套22上有与中棒3及旋转轴21的通孔31、211相对应的插销孔221,通过所述定位销23穿过中棒3的通孔31、固定套22的插销孔221及旋转轴21的通孔211将旋转轴21固定在中棒3上,该旋转轴21的顶部外延一环形突出部212;所述蜂巢1的中心轴向设有一中心孔11,该蜂巢1中心孔的下部形成一阶梯凸沿12,旋转轴21的突出部212与该蜂巢1的阶梯凸沿12相互配合。所述蜂巢1的下部对应中棒3通孔31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定位销23穿过的让位通孔13,若中棒3的通孔设置在蜂巢底部,则无需在蜂巢1上设置让位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奇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奇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8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