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座管及安装有该座管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9211.1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8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洋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装有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式座管及安装有该座管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三轮车等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代步工具,由于其便捷实用无污染、低能耗的特点,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日常生活。而使用自行车更加快捷,同时,现在城市交通拥挤,容易堵车,乘车往往不能准确掌握时间,而骑自行车能够更加准时。
购买自行车时需根据骑行者身高选用合适的车架高度,方能确保骑行者骑乘时姿势的正确,避免酸痛及运动伤害产生;尤其是自行车座垫高度是骑行者骑乘姿态重要的关键,适当的座垫高度可以维持骑乘的正确姿势,达到基本的舒适程度。而座垫的调整可分为高度调整、前后调整和角度调整等,其中,目前的座垫高度调节机构多设置于自行车座管内,通过座管与车架相对位移,达到调整座垫高度的目的。
现有的可调式座管可分为快拆环、油压、气压或混合式等不同结构的高低可调座管。然而,使用油压或气压方式需要较高的制作成本,结构复杂,若油气泄漏很难在较短时间内修复其复杂结构。快拆环式结构虽然具有可快速拆装的简单结构,然后在调整座管长度时,使用者需先离开座垫,再一手拆解快拆环、另一手拉动座椅,使用上也会有些不便,调节起来繁琐,其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良。此外,现有的座管调节机构,普遍存在需要多次反复调节,才能调节到想要的高度的问题,也不能根据腿长或者脚踏的角度自行调节高低,不能实现任意高度的调整,使用过程中仍会有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座管,该座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适应性调节,可根据腿长或者脚踏角度调节座管至合适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该座管的自行车,能够自适应性调节自行车座垫的高度,调节方便,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式座管,包括管体、插入在管体内的顶杆和弹性组件,所述管体外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操作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组件相抵接;
所述管体内设置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远离顶杆方向的一端,所述弹性组件用以对所述止动组件产生远离或者贴紧所述管体内壁的作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调整螺钉和套设在调整螺钉的杆部上的弹簧,所述调整螺钉的头部设有与所述顶杆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顶杆插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10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动组件为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止动片,所述止动片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调整螺钉的杆部直径,且所述止动片套设在所述调整螺钉的杆部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动组件为两个相互扣接的蝶形止动片。
进一步地,所述蝶形止动片为太阳花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止动组件的下端,并与所述调整螺钉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止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压紧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体包括外管和插设于该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能够相对于外管移动,所述顶杆插入在所述内管中;
所述内管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操作组件,内管的下端设置有挡止件,所述挡止件设置在所述止动组件和所述弹簧之间,且所述挡止件上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弹簧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包括多个环形固定槽、油封及油封固定座,多个所述环形固定槽分别形成于该外管的内壁面上,所述油封凭借该油封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管的上端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组件包括设置在内管上端的把手座和把手,所述顶杆与把手相连接,所述把手利用端部凸轮带动所述顶杆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把手座靠近的部位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转动的设在把手上,且所述凸轮的圆周曲面始终与顶杆相抵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卡槽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洋,未经姜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9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