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掀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0626.0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誉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2/77;H01R12/8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掀式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高强度抗振的前掀式柔性电路板(FPC)/柔性扁平电缆(FFC)连接器。
背景技术
FPC/FFC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通讯产品、便携式电子产品、电脑周边设备、测量仪器、汽车电子等。
FPC/FFC连接器通常使用翻盖结构,根据翻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前翻盖式和后翻盖式。现有的一种前翻盖式FPC/FFC连接器,其包括一外壳、数个并排固定于外壳内的导电端子、连接于外壳并可以掀起的翻转盖,翻转盖用来压紧FPC或FFC。但现有的这种连接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导电端子利用其一个臂上的一个或两个触点来和FPC或FFC接触,因此在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不能保证该臂上的触点始终与FPC/FFC接触,从而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二是翻转盖在翻转的过程中,仅通过导电端子的金属臂压住翻转盖的转轴进行旋转,转动过程中翻转盖的转轴容易脱离金属臂,并且翻转盖作用于导电端子上的力不均匀,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接触点在产品表面贴装(SMT)或受高温时变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稳定、受力均匀、抗振动能力强的前掀式FPC/FFC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受力均匀、抗振动能力强的前掀式FPC/FFC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前掀式连接器,包括外壳、插接于所述外壳内的多个导电端子及枢接于所述外壳并用于压紧柔性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盖体;其中,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一枢接臂及至少两接触臂,所述枢接臂的端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盖体可枢转地卡设于所述卡槽内,至少两所述接触臂相间隔地设置且均呈弹性结构,每一所述接触臂上均凸设有用于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相接触的触点。
较佳地,所述卡槽呈U型。
较佳地,所述枢接臂的端部设有相间隔的第一卡合端及第二卡合端,所述第一卡合端、所述第二卡合端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较佳地,所述盖体上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卡合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盖体枢转以使所述转轴在所述卡槽内转动。
较佳地,所述盖体具有一远离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及一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二位置,所述盖体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体压紧和所述触点相接触的所述紧柔性电路板或所述柔性扁平电缆。
较佳地,每一所述接触臂上均凸设有至少一个触点,且所述触点向所述枢接臂凸伸。
较佳地,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的各所述接触臂上的触点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同一导体相接触。
较佳地,每一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一基部,所述枢接臂、所述接触臂凸设于所述基部的同一侧。
较佳地,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枢接臂的远离所述基部的一端,所述触点凸设于所述接触臂的远离所述基部的一端,且所述接触臂相对于所述基部的长度依次增加。
较佳地,所述基部的远离所述枢接臂、所述接触臂的一侧还凸设有焊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掀式连接器,其每一个导电端子均包括一枢接臂及至少两接触臂,且枢接臂的端部开设有卡槽,盖体可枢转地卡设于卡槽内,至少两个接触臂相间隔地设置且均呈弹性结构,每一接触臂上均凸设有触点。因此,柔性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插接于外壳上后,同一导电端子的各接触臂上的触点与柔性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同一导体相接触,由于同一导电端子的每一个接触臂的触点分别将力作用在柔性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同一导体上,因此不论怎么振动都始终能保证导电端子与柔性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接触导通,使信号传输更稳定,具有更高强度的抗振动能力,进一步保证连接器的精密性;同时,盖体卡设于卡槽内,使盖体的转动更灵活轻松,盖体将力均匀地作用在枢接臂上,从而使整排导电端子的受力更均匀一致,盖体与枢接臂之间的接触点在产品表面贴装或受高温时受力更均匀一致、接触信号更稳定,并且盖体不易从枢接臂上脱离,两者的连接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掀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掀式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誉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誉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0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度测定仪
- 下一篇:液体中粒子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