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股骨头坏死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1925.6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宏;勘武生;程文俊;邢丹谋;冯伟;肖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普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股骨头 坏死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股骨头坏死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医务人员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用到股骨头坏死治疗仪。
传统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完全依赖手工操作,无法自动的的上药,同时对进入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药物浓度还要人为的进行调配计算,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自动进行药物浓度匹配、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股骨头坏死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股骨头坏死治疗仪,包括底座、支撑柱、反应仓、活塞、连接轴、电动伸缩杆、储液罐、输液管、第一流量控制阀、出液口、第二流量控制阀、穿刺针头、控制器、铰接轴和滚轮,所述底座的中部上端与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反应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仓的上端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连接轴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反应仓的上端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下端与输液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反应仓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输液管与穿刺针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下端四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铰接轴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滚轮四周设置有耐磨橡胶。所述控制器通过卡扣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出液口外周设置有螺纹。
所述储液罐顶部设置有自动加药装置,该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联动的加药筒体,该加药筒体内部间隔分布有若干相互独立的加药腔,每个加药腔底部设置有一个药液出口;
药液出口处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磁调节阀;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末端位于反应仓内的部分安装有排药管,该排药管上设置有若干排药小孔,在该排药管底部安装有排药搅拌机。
进一步,联动的加药筒体转动安装在支杆上,其中一个加药筒体底部安装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旋转电机;
相邻的联动的加药筒体外表面设置有啮合的轮齿。
进一步,加药筒体外表面设置的啮合的轮齿的传动比为1。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电动伸缩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控制反应仓中的药物进入出液口;通过第二流量控制阀,精确的控制药物流速;
通过设置穿刺针头,可以直接将针头直接刺入股骨头坏死区域,同时将来自反应仓的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坏死的靶点,局部达到有效浓度,避免因药物分布全身而造成的浪费和副作用;
通过设置储液罐和第一流量控制阀,来控制进入反应仓的药物浓度,同时添加药物更加便捷;
通过设置控制器,精确的调控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和电动伸缩杆状态,精确调控进入人体的药物浓度和剂量;通过在底座四周设置滚轮,使得装置移动使用便捷;
通过控制器控制加药筒体转动并同时控制相关电磁调节阀的开度,实现了不同药种和药量的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的加药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反应仓;4-活塞;5-连接轴;6-电动伸缩杆;7-储液罐;8-输液管;9-第一流量控制阀;10-出液口;11-第二流量控制阀;12-穿刺针头;13-控制器;14-铰接轴;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股骨头坏死治疗仪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普爱医院,未经武汉市普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1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