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架式防雾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2149.1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奕人;吴春春;阙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梵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架 式防雾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特别涉及一种镜架式防雾面罩。
背景技术
在医疗卫生、科学实验等特定领域,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佩戴面罩以防止液体飞溅,从而对面部起到防护作用。当气温较低时,佩戴面罩者呼出的热气会在温度相对较低的面罩内侧冷凝起雾,对视线产生影响,给工作带来不便、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目前,市面上已有防雾面罩推出以解决面罩起雾问题。这类防雾面罩是在一块大致呈方形的防雾塑料片材的一边靠近边缘处,平行于该边缘粘贴一条长方体形、有一定硬度的海绵,然后用可收缩的松紧带将海绵两端的片材连接起来。佩戴时,长方体形海绵贴于佩戴者额头,通过松紧带将防雾塑料片材沿海绵长度方向弯曲后固定在佩戴者头上。但是该类面罩佩戴舒适度较低,面罩容易发生滑动或在佩戴者头部产生勒痕。而且,防雾片使用后,固定在其表面的海绵及松紧带也会被一起丢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佩戴舒适的、防雾片可拆卸的防雾面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镜架式防雾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如下:
提供一种镜架式防雾面罩,包括面罩支撑体和鼻托;面罩支撑体的主体呈长条形,其两端是经弯折后呈镜面对称的支撑部,每个支撑部各与一个支腿活动连接;还包括防雾片和两个面罩锁扣:防雾片的主体为塑料片材,其表面设有防雾涂层,在靠近防雾片上沿的两侧分别设锁定孔;面罩锁扣的主体为盖板,其表面设锁定凸起;所述支腿上设有与锁定凸起相配合的贯穿孔,面罩锁扣的锁定凸起依次穿过锁定孔和贯穿孔,使防雾片固定在两个支腿上。
作为改进,所述鼻托设于面罩支撑体的中心,是呈镜面对称的八字形布置的两个不规则条形结构;鼻托的一端与面罩支撑体相连并呈一体化结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与面罩支撑体相连端的端点间距小于自由端的端点间距。
作为改进,所述面罩支撑体的两端弯曲后所呈现的夹角为90~100°,支撑部的长度大于8mm。
作为改进,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贯穿孔设置于支撑部的中部位置且沿其长度方向并排;两孔之间的间距大于5mm,其中位于外侧的孔的边沿距离支撑部端面的距离为5~8mm。
作为改进,假设防雾片上的锁定孔径均为a2,最中间两个锁定孔的中心距离为b2,两侧的相临锁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均为c2,靠边沿最近的锁定孔的外沿到最近边沿的距离为d2;当左右两条支腿上的V型体插入面罩支撑体上相对应的矩形槽后,左右支腿上两个离弯曲点最近的贯穿孔中心点沿面罩支撑体外表面的最短距离为e2,单条支腿上两个相邻贯穿孔的中心距离为f2;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a2>a1;b2>e2;c2=f2;d2>10mm。
作为改进,所述支腿上的贯穿孔是由位于外侧的直径为a1的圆柱形孔和位于内侧的与前者同轴的直径为b1的圆柱形孔组成,其中外侧的圆柱形孔的深度为c1,该处支腿的厚度为d1;所述锁定凸起的底部是直径为e1、高度为f1的圆柱体,顶部是高度为g1、底面直径为h1的带圆弧倒角的圆锥体,该圆柱体与圆锥体为一体化结构;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b1-a1>2mm;f1-c1>0.5mm;d1=f1+g1;f1>0.5d1;a1=e1;0.2mm<h1-e1<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梵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梵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2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