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粒均匀的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2201.3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姜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富思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颗粒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造粒机。
背景技术
造粒机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是一种将粉状物料制造成特定颗粒形状的成型机械。造粒机的挤出螺杆工作时,需要吃入大量的原料,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
传统的造粒机中采用单旋转刀片的切割形式对材料进行切割,其加工出来的颗粒大小不够均匀,精度上也会有些许偏差,容易导致最后投入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双旋转刀片形式,造粒均匀的造粒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造粒均匀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进料机构和造粒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筒、造粒筒和设有出料口的旋盖;所述造粒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安装在造粒筒内的推进螺杆、旋转刀片和过料网板;所述机身与造粒筒固定连接;所述机身中设有与推进螺杆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刀片包括第一旋转刀片和第二旋转刀片,所述第一旋转刀片与所述第二旋转刀片的刀片位置相互错开。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第一旋转刀片和第二旋转刀片之间的距离a,其中a的范围为10mm~2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旋转刀片前角角度为β,其中β的范围为25°~35°,定义所述旋转刀片的后角角度为α,其中α的范围为2°~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料网板表面上开有若干个直径为1mm~2mm的通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料网板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用于与造粒筒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造粒筒上开有若干个与过料网板上凸起相适配的固定缺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造粒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个止推槽;所述造粒筒外壁上设有与旋盖内壁相适配的螺纹。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止推槽与推进螺杆之间的间隙d,其中d的范围为3mm~5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筒设为漏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材采用双旋转刀片的切割形式,并且两个旋转刀片的刀片位置相互错开,不仅仅能够保证加工后颗粒的精度,而且能够保证加工后的颗粒大小均匀,便于投入生产使用,增加了造粒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造粒机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造粒机的造粒机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造粒机的造粒筒内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3,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的造粒机,包括机身10、进料机构20和造粒机构30;所述进料机构20包括进料筒21、造粒筒22和设有出料口231的旋盖23;所述造粒机构30包括依次连接安装在造粒筒22内的推进螺杆31、旋转刀片32和过料网板33;所述机身10与造粒筒22固定连接;所述机身中10设有与推进螺杆3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40;所述推进螺杆31为变螺距螺杆,所述推进螺杆31上绞牙的螺距在靠近旋盖23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推进螺杆31的直径在靠近旋盖23方向上逐渐增大。
请参考图3,实施例中,所述推进螺杆31前端设置为方形并在轴处安装旋转刀片32,后端面上安装两个定位键与其驱动机构主轴的前端面上的键槽相配合以传递动力,这样使其推进螺杆与进料筒之间的容积保持不变实现对物料的挤压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富思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富思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2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造粒机
- 下一篇:多屏协同音频传输服务端、客户端、系统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