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力杆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4759.5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斌;李长春;龙学兵;巩平福;安健;江波;窦志强;种旻;王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4 | 分类号: | E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810000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力杆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路基基床混凝土施工中传力杆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传力杆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横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圆钢筋。其一端固定在一侧板内,另一端可以在邻侧板内滑动,其作用是在两块路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增加相邻混凝土块之间的应力传递以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传递应力使相邻混凝土块共同受力。传力杆加固工装用于路基基床混凝土施工,基床混凝土内传力杆采用直径40mm的HPB300钢筋,横向间距0.3m,设置两排(距离混凝土底部20mm和顶部20mm分别设置一排)。传力杆在现场安装时很难保证其平行间距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力杆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传力杆定位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定型钢模以及第二定型钢模,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各自主体上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上远离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对应一侧分别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内径大于所述传力杆外径;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钢管用于放置所述传力杆并限定所述传力杆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钢管采用焊接工艺与所述通孔相连。
优选的:所述钢管长度为10厘米。
优选的:所述钢管内径为4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传力杆定位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包括第一定型钢模以及第二定型钢模,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各自主体上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上远离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对应一侧分别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内径大于所述传力杆外径;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钢管用于放置所述传力杆并限定所述传力杆的位置。该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通过在定位模板上设置的通孔以及钢管,可以在确保传力杆平行间的距离精度,同时该结构不会影响正常的浇筑施工,脱膜方便快捷。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力杆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定型钢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定型钢模1、第二定型钢模2、通孔3、钢管4、传力杆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力杆定位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结构包括第一定型钢模1以及第二定型钢模2,所述第一定型钢模1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2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定型钢模1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2各自主体上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多个通孔3,所述多个通孔3上远离所述第一定型钢模1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2对应一侧分别连接有钢管4;所述钢管4内径大于所述传力杆5外径;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钢管4用于放置所述传力杆5并限定所述传力杆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钢管4采用焊接工艺与所述通孔相连。具体的,所述钢管4长度为10厘米。所述钢管内径为40毫米。
该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定型钢模1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2按照施工埋设位置进行安装,安装时确保第一定型钢模1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2位置对应,然后将传力杆5穿过第一定型钢模1上的钢管4以及第二定型钢模2对应的钢管4,这样可以保证传力杆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均能够保证平行间距离不变,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同时该结构脱膜不受影响,浇筑完成后,可以直接将该第一定型钢模与第二定型钢模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4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系人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机动建筑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