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泡澡桶使用的内置软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5088.4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金勇 |
主分类号: | A47K3/12 | 分类号: | A47K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泡澡 使用 内置 软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泡澡桶使用的内置软椅。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日益升高,现在许多家庭在购买房产时都会选择小户型。由于小户型平方数的限制,一般浴室都比较小,不足以放下浴缸。为了满足泡澡的需求,许多人都会选择购买泡澡桶。
最老式的泡澡桶就只有单独的一个木桶,坐在泡澡桶内十分的不舒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厂家研究出了可以配合泡澡桶使用的椅子,将椅子放入泡澡桶内,使得方便坐在泡澡桶内。
但是现在市面上可以配合泡澡桶使用的椅子比较硬,坐起来不舒服,并且只能够在人坐着的时候对人体形成支撑作用,若想躺着,便无法对人体形成支撑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泡澡桶的内置椅子只能够对人体坐姿进行支撑,从而使用范围窄和舒适度不高的缺陷, 提供一种用于泡澡桶使用的内置软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泡澡桶使用的内置软椅,包括软椅、第二固定件、与泡澡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件;所述软椅包括坐垫部和与坐垫部连接的靠背部;所述靠背部为随人体曲线发生形变的靠背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坐垫部与泡澡桶可拆卸连接,所述坐垫部包括与第一固定件上卡槽匹配的卡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在泡澡桶上,所述靠背部与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底部的真空吸盘,使得第一固定件与泡澡桶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坐垫部包括设置在坐垫部底部的真空吸盘,使得坐垫部与泡澡桶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靠背部包括多个长条形木板和固定带,多个长条形木板共同固定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长度可调节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用于套住第二固定件的固定孔。
具体地, 所述坐垫部还包括多个长条形木板、椅架,所述多个长条形木板共同固定有两个平行的椅架,所述椅架底部设有真空吸盘,所述椅架连接有卡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卡件分别为木头制成的第一固定件和卡件。
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圆柱结构。
具体地, 所述靠头部底部设有可以卡住第二固定件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泡澡桶的内置软椅的靠背部可以随着人体曲线发生形变,使用者舒适度更加的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软椅可以对人体的躺姿和坐姿皆进行支撑,应用姿势更加地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值得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2。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坐垫部,2-长条形木板,3-椅架,4-真空吸盘, 5-卡件, 6-固定带,7-第一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9-泡澡桶,10-靠头部,1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软椅及其构成的新式泡澡桶,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x轴方向与y轴方向在水平面上垂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泡澡桶使用的内置软椅,包括软椅和用于固定软椅位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所述软椅包括坐垫部1、靠背部,所述坐垫部的一侧和靠背部连接。
所述坐垫部包括坐垫主体和对坐垫主体进行支撑的椅架。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长条形木板2,上述坐垫部的长条形木板皆位于x轴方向。所述椅架3也为木制,所述椅架皆位于y轴方向;所述多个相互平行的长条形木板底部共同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椅架,所述椅架一端的朝向与长条形木板一端的朝向相互垂直。通过椅架的连接固定作用,使得多个长条形木板形成坐垫主体。所述两个椅架朝向靠背部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卡件。所述卡件位于x轴方向。所述卡件可以和第一固定件配套使用,使得软椅的位置固定。
所述椅架底部还皆设有真空吸盘4,真空吸盘可吸在泡澡桶内,使得软椅与木桶可拆卸连接,便于软椅稳固的放置在泡澡桶内。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卡件5与第一固定件7能够配套使用并且不影响椅身的放置,所述卡件的底部应当高于椅架的底部。
所述椅架和卡件在本实施例中都为长方体构造的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金勇,未经周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5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3,4-硒二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