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柱单绕组高频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5163.7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超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9;H01F27/00;H01F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柱单 绕组 高频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四柱单绕组高频电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增加,对高频电感器,特别是工作频率在1GHz 以上的电感器的需求在增加。目前的高频电感器,多为用漆包线绕制的空心线圈。当工作电流较小时,虽然采用细的漆包线能满足温升要求,但是由于没有骨架支撑,电感器的机械强度差,易在使用中断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组合效果好、防止断线的四柱单绕组高频电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四柱单绕组高频电感,它包括有底座、绕线板、极脚,其中,底座和绕线板均为长方形,绕线板的四个转角处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有极脚限位柱,极脚限位柱为中空方形,极脚限位柱底部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嵌插位,嵌插位嵌插在底座两端相应的极脚孔内;极脚为四个,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极脚限位柱上,所述的极脚由横板和竖柱构成,横板装配在极脚限位柱顶部,竖柱为圆柱形,其顶部与横板底部连接,竖柱底部垂直向下穿过极脚限位柱和底座后形成接线位;绕线板中部绕卷有绕组,绕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极脚T形横板顶部相连接。
所述的绕组由两条线芯呈水平的螺旋形绕卷在绕线板上形成,线芯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横板顶部焊接固定。
所述的横板底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极脚限位柱顶部。
所述的底座两端设有极脚孔,嵌插位通过粘接的方式嵌插在极脚孔内。
所述的竖柱与极脚限位柱的中空腔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绕线板插装在底座上后,再通过极脚固定,其具有安装方便、组合效果好的优点,绕线板能有提高绕组的机械强度,防止断线,采用极脚限位柱结构,使绕组底部的热量可以通过绕线板底部与底座之间的间隙排出散热,接线位位于底座底部,使安装、接线更加方便;采用两条线芯构成的双通道绕组,既能满足绕组的温升要求,又能提高对电流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脚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四柱单绕组高频电感包括有底座1、绕线板3、极脚6,其中,底座1和绕线板3均为长方形,绕线板3的四个转角处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形成有极脚限位柱4,极脚限位柱4为中空方形,极脚限位柱4底部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嵌插位5,嵌插位5嵌插在底座1两端相应的极脚孔2内,所述的底座1两端设有极脚孔2,嵌插位5通过粘接的方式嵌插在极脚孔2内;极脚6为四个,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极脚限位柱4上,所述的极脚6由横板和竖柱构成,横板装配在极脚限位柱4顶部,竖柱为圆柱形,其顶部与横板底部连接,竖柱底部垂直向下穿过极脚限位柱4和底座1后形成接线位,所述的竖柱与极脚限位柱4的中空腔之间通过粘接固定;绕线板3中部绕卷有绕组7,绕组7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极脚6T形横板顶部相连接,所述的绕组7由两条线芯呈水平的螺旋形绕卷在绕线板3上形成,线芯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横板顶部焊接固定,所述的横板底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极脚限位柱4顶部。本实施例将绕线板插装在底座上后,再通过极脚固定,其具有安装方便、组合效果好的优点,绕线板能有提高绕组的机械强度,防止断线,采用极脚限位柱结构,使绕组底部的热量可以通过绕线板底部与底座之间的间隙排出散热,接线位位于底座底部,使安装、接线更加方便;采用两条线芯构成的双通道绕组,既能满足绕组的温升要求,又能提高对电流的响应速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超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兴超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5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