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除灰的窑炉蓄热室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7531.1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峻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键飞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F23J13/00;F28D20/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9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蓄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除灰的窑炉蓄热室,属于窑炉蓄热室领域。
背景技术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窑炉内部燃烧的热量一部分用于提升炉温,一部分用于提升物料温度,剩余部分热量被燃烧生成的废烟带走,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目前,为了收集废气所含的热量,一般将窑炉与两个蓄热室连通,蓄热室内装满蓄热小球,助燃气体流向是:从一号蓄热室流向窑炉,燃烧后,废烟再从二号蓄热室排出,其中,二号蓄热室吸收废烟中的热量,一号蓄热室用自身热量给助燃气体升温,当一号蓄热室的温度降低到设定值时,助燃气体的流向改变为相反方向,即:助燃气体从二号蓄热室流向窑炉,燃烧后,废烟再从一号蓄热室排出,这样,两个蓄热室,一个负责吸热时,另一个负责给助燃气体升温,反复切换,使得窑炉的热量得到高效率的利用。但是,由于废烟中含有大量燃烧颗粒物,废烟经过蓄热室时,必然会有大量燃烧颗粒物粘附在蓄热小球上,长此以往,会造成蓄热小球之间出现板结现象,堵塞排烟通道,降低吸热效率,热量利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除灰的窑炉蓄热室,它解决了传统蓄热室内的蓄热小气之间会出现板结现象,导致排烟通道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除灰的窑炉蓄热室,它包括蓄热室、蓄热小球,还包括隔板、齿轮箱、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主轴、搅拌叶片、减速电机,
所述蓄热室中部设有隔板,隔板将蓄热室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上部为蓄热空腔,下部为积灰空腔,
所述蓄热空腔上部设有窑炉接口,下部设有风机接口,蓄热空腔内部放满蓄热小球,
所述积灰空腔底部密封连接有锥形的积灰斗,积灰斗底部设有排灰口,排灰口处密封固定有排灰底盖,
所述隔板中部的下方固定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
所述隔板中心固定有中央轴套,中央轴套贯穿隔板,与齿轮箱内部连通,
所述主轴的上端固定有搅拌叶片,主轴的下端穿过中央轴套伸入齿轮箱内与第一锥形齿轮固定,
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积灰空腔的外壁,减速电机的转轴穿过积灰空腔的壁体伸入齿轮箱内与第二锥形齿轮固定,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连通蓄热空腔和积灰空腔的排灰孔,排灰孔的孔径小于蓄热小球的直径。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搅拌叶片采用钢材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与齿轮箱之间通过轴套固定。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与积灰空腔的壁体之间通过轴套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减速电机驱动搅拌叶片,搅动蓄热小球,使得燃烧颗粒物脱落,蓄热小球之间不会产生板结现象,排烟通道顺畅,提高吸热效率,热量利用率高,使用减速电机自动清灰,清灰效率高;通过在隔板上设置排灰孔,脱落的燃烧颗粒物从排灰孔进入积灰斗中,收集的灰尘能够通过积灰斗底部的排灰口,定期人工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蓄热室1,蓄热空腔11,积灰空腔12,窑炉接口13,风机接口14,积灰斗15,排灰口16,排灰底盖17,蓄热小球2,隔板3,中央轴套31,排灰孔32,齿轮箱4,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6,主轴7,搅拌叶片8,减速电机9,轴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除灰的窑炉蓄热室,它包括蓄热室1、蓄热小球2,还包括隔板3、齿轮箱4、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6、主轴7、搅拌叶片8、减速电机9,
蓄热室1中部设有隔板3,隔板3将蓄热室1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上部为蓄热空腔11,下部为积灰空腔12,
蓄热空腔11上部设有窑炉接口13,下部设有风机接口14,蓄热空腔11内部放满蓄热小球2,
积灰空腔12底部密封连接有锥形的积灰斗15,积灰斗15底部设有排灰口16,排灰口16处密封固定有排灰底盖17,
隔板3中部的下方固定有齿轮箱4,齿轮箱4内设有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6,
隔板3中心固定有中央轴套31,中央轴套31贯穿隔板3,与齿轮箱4内部连通,
主轴7的上端固定有搅拌叶片8,主轴7的下端穿过中央轴套31伸入齿轮箱4内与第一锥形齿轮5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键飞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东键飞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7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