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8299.3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勇;沈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姑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 灭菌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汽化过氧化氢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MESA LABS /ATCC7953)等的杀灭率达到6-log,再加上汽化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物料兼容性,易分解,最终分解为水和氧气,无有害残留,汽化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现已被广泛应用。
现有的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在灭菌舱内不能充分流动扩散,导致灭菌不充分;2.需要排除的汽化过氧化氢得不到及时冷凝和分解,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排出管道造成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该装置的过氧化氢能够充分扩散,灭菌效果好,且汽化过氧化氢被排出时能充分得到冷凝、分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加液装置,和与所述过氧化氢加液装置相连的过氧化氢汽化器;还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开设有灭菌腔,所述过氧化氢汽化器通过保温管与所述灭菌腔上部相通;所述灭菌腔顶部具有风机、过滤器和进风口;所述灭菌腔底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依次连有冷凝室和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包括总管路和支管路,所述支管路与所述总管路相通,所述总管路和所述支管路均连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上游的总管路设有过氧化氢催化降解装置,所述总管路经回风口与所述灭菌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催化降解装置为固于所述总管道内壁的催化网,所述催化网具有纳米钛、纳米锌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涂层。
优选的,所述催化网沿所述总管路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催化网具有褶皱。
优选的,所述支管路的干燥器的上游和下游均设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过滤器上方。
优选的,该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还包括微电脑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称上游、下游是相对气体流动方向而言,气体(汽化过氧化氢和/或空气)先经过的位置为上游,后经过的位置为下游。
本发明的过氧化氢汽化器为加热型过氧化氢汽化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汽化的过氧化氢同从进风口进来的新风一起向下扩散,位于底部的出风口更有利于气体的循环,且新风经过滤器过滤也更加清洁,保证灭菌效果,从出风口出去的汽化过氧化氢依次在冷凝室中冷凝,将冷凝水排出后,残余的废弃过氧化氢气体再经催化降解装置被分解为水和氧气,然后产生的少量水气经干燥器吸收,最终经回风口回到灭菌腔。这样的设置避免了过氧化氢对管道的腐蚀,也减少水汽对过滤器产生的负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且回风管道的设计能将从灭菌腔出来的洁净度大于外界空气的气体重新循环,有利于降低能耗;
支管路平时可作为备用管路,当干燥器需更换,或堵塞时启用支管路,保证装置的有效运行;本发明的催化网置于管道中不会对气体造成太大阻力,且催化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催化网的侧面示意图;其中:
1. 过氧化氢加液装置,2. 过氧化氢汽化器,3. 柜体,31. 灭菌腔,4.风机,5.过滤器,6.冷凝室,7.总管路,71. 催化降解装置,711. 褶皱,8支管路,81.干燥器,82.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过氧化氢灭菌传递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加液装置1,和与所述过氧化氢加液装置1相连的过氧化氢汽化器2;还包括柜体3,所述柜体3开设有灭菌腔31,所述过氧化氢汽化器2通过保温管与所述灭菌腔31上部相通;所述灭菌腔31顶部具有风机4、过滤器5和进风口;所述灭菌腔31底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依次连有冷凝室6和回风管道,所述回风管道包括总管路7和支管路8,所述支管路8与所述总管路7相通,所述总管路7和所述支管路8均连有干燥器81,所述干燥器81上游的总管路7设有过氧化氢催化降解装置71,所述总管路7经回风口与所述灭菌腔31相通。回风口位于过滤器5上方。
催化降解装置71为固于所述总管道内壁的催化网,该催化网具有纳米钛、纳米锌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涂层。催化网沿所述总管路7长度方向延伸,且催化网具有褶皱711,褶皱711有利于增大气体与催化网的接触面积,提高催化分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姑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姑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8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警用带旋转镜头执法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