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信号触发的电气线路漏电故障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9712.8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阳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坐标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6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触发 电气 线路 漏电 故障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信号触发的电气线路漏电故障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电气火灾成因的研究逐渐深入,专家们慢慢把目光转向故障电弧上,因为他们发现故障电弧的发生极易引起电气火灾,以往主流的电路保护装置的原理一般是根据电流过载情况而设计的,相反,许多较严重的电气事故往往是由低电流的故障电弧所引起的,所以传统的断路器并不能检测到故障电弧,随着故障电弧带来的火灾越来越严重,社会对其进行预防的要求愈发迫切,对于故障电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高压电网人们不容易接触,但是低压电网覆盖面大,电气设备多,人触及的机会也比较多,由于电气线路受潮,用电高峰期的超负荷用电,接户线、引出线绝缘老化或破损,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软电缆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低压供电线路的漏电事故发生,从而引发触电、火灾等灾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信号触发的电气线路漏电故障检测系统,通过对这些触发信号进行检测、处理,就可以判断出哪段电气线路发生漏电故障以及漏电的大概位置,从而发出报警提示,并启动相应的漏电保护执行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信号触发的电气线路漏电故障检测系统,包括ARM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所述ARM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压比较器和模数转换模块,且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有波形输入模块,所述ARM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声光报警模块,且在声光报警模块的内部还设置有数据校对器,所述ARM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有液晶显示器;所述人机界面通过安装在其内侧的I/O端口与ARM控制器相连接,在人机界面的数据端还连接有输入键盘和故障指示灯模块,所述人机界面的数据端还通过剩余电流采集模块与ARM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和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均与零序电流互感器相连接,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内部设置有电气线路触发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气线路触发接口还连接有电气线路触发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波形输入模块包括信号调节电路,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低通滤波器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流输入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信号触发的电气线路漏电故障检测系统,以零序电流作为漏电故障发掘的触发信号构建检测系统,其检测元件为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旦线路上发生了漏电故障,相线、中性线的电流向量和就不等于零,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将这个触发信号进行放大、比较、模数转换等处理后送入单片机进行计算,通过漏电故障发掘算法对数字信号进行一系列分析处理,从而计算出故障发生的线路以及大概位置,将这些数据通过LED进行显示,并触发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漏电安全提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ARM控制器;2-电压比较器;3-模数转换模块;4-声光报警模块;5-数据校对器;6-液晶显示器;7-人机界面;8-输入键盘;9-故障指示灯模块;10-波形输入模块;11-信号调节电路;12-低通滤波器;13-信号放大器;14-电流输入模块;15-电气线路触发信号;16-零序电流互感器;17-电气线路触发接口;18-剩余电流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坐标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坐标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9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寿命开关柜手车
- 下一篇:双电源供电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