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9805.0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艺珂;崔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传统的建筑模板在水下施工作业时为一次性消耗用品,造成极大浪费,或者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容易从模板的间隙中溢出,造成浇注效果较差。在水下施工作业时,水中的阻力造成手工操作的困难,气泡的存在也给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寻求一种可以反复利用,且浇注效果较好的水下建筑模板尤为重要。经检索申请号为201320450625.9的水下建筑模板中国专利,结构较为简单,相邻模板本体的连接存在不足,在水下的固定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建筑模板。可反复利用,安装固定牢靠,连接紧密,浇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模板本体外侧表面设置有竖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竖向加强筋,所述竖向加强筋的下端伸出模板本体的底部,所述的竖向加强筋的伸出模板本体外的部分形成固定插件,所述固定插件的下端加工成尖端;所述模板本体的外侧表面还设置有斜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斜向加强筋;模板本体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插接壳;插接壳内插接连接有振动电机;模板本体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左插口以及右插口,左插口和右插口均为“L”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水下建筑模板的圆形托盘的模板本体外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角支撑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水下建筑模板的加强杆的模板本体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水下建筑模板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竖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的设置用于加固模板本体,较传统的横向加强筋相比,斜向加强筋有利于减少在水下作业时水造成的竖向的阻力,节省人力,振动电机插接在插接壳内,振动电机的振动传递到模板本体,振动使模板本体表面的气泡脱离,可减少气泡对建筑过程的质量影响,同时振动影响到固定插件插入的地面,是固定更加稳定,“L”形配合的左插口和右插口可以实现较好的对接,实现紧密连接和拉力支撑;
2、模板本体外侧表面的角支撑板可与地面形成一定的支角,对模板本体有支撑作用,实现更好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模板本体;2、竖向加强筋;3、固定插件;4、斜向加强筋;5、插接壳;6、振动电机;7、左插口;8、右插口;9、角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水下建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外侧表面设置有竖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竖向加强筋2,所述竖向加强筋2的下端伸出模板本体1的底部,所述的竖向加强筋2的伸出模板本体1外的部分形成固定插件3,所述固定插件3的下端加工成尖端;所述模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还设置有斜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斜向加强筋4;模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插接壳5;插接壳5内插接连接有振动电机6;模板本体1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左插口7以及右插口8,左插口7和右插口8均为“L”形;模板本体1外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角支撑板9;模板本体1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过程中,将固定插件3插入水下的硬质泥土中,浇筑混凝土时,混泥土不易从模板本体1底部易出,将振动电机6插入到模板本体1外侧的插接壳5内,打开振动电机6,依靠振动电机6的振动,使模板本体1表面的气泡脱离,同时振动也使固定插件3插入的泥土振动,以使其紧实,若振动使固定插件3松动,能够提前及时的进行弥补,使固定更加牢靠。振动电机6可安装在一个密封壳内,起到防水作用,无需每个插接壳5内均固定插接一个振动电机6。左插口7和右插口8相互配合连接,可依靠凸起部位形成拉力,提高安装的牢固性,即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直角拐角处,临近的两个左插口7和右插口8依然可以紧密贴合,避免混凝土的流出。向后支起角支撑板9,使角支撑板9的下端与硬质地面接触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9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喇叭性能测试夹具和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通风散热的通信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