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带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9890.0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28 | 分类号: | H01R24/28;H01R13/46;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带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微带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电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一种M83513(M83513为美国军用航空微矩形连接器标准,下同)连接器,是基于M83513标准开发的一款微矩形连机器,符合连接器发展趋势中微型化,高精尖化的特点。设计的初期是用于军工电子产品,后因其设计,结构等方面的优点,被广泛采纳于航天,石油勘探,医疗电子等诸多行业。其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使其往往成为作业于恶劣环境中电子设备在电连接器上的首选。
但是上述M83513连接器设计初期考虑到极端恶劣环境下的应用, 因此M83513连接器采用的原材料要求较高,生产工序较复杂,M83513连接器的外壳上,为满足烟雾测试的要求以及恶劣环境的耐受能力,所采用的六价铬元素,不符合环保要求,使其在非军工领域的推广和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而且,M83513连接器,原材料要求较高,生产工序较复杂,其标准化的结构与设计,使其对于多元化应用,定制化要求兼顾不足。如某些电子设备上要求信号与电源传输的集成,或者要求一定针数的连接,而M83513连接器的标准化,使其在设计与结构上的更改,变得较为困难,代价高昂。以实际使用针数10针为例,M83513连接器需采用标准15针的设计,造成其中5针多余,浪费了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工艺简化、成本低廉、电性能与机械性能与M83513连接器一致、插针、插孔数量调整简单的微带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带连接器,包括公微带连接头和母微带连接头,公微带连接头和母微带连接头相互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公微带连接头包括插针、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和锁钩,所述插针镶嵌于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内,锁钩固接于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两侧;所述母微带连接头包括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和锁扣,所述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与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长度一致,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对应插针位置设有插孔,锁扣固接于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两侧。所述插针插入插孔内,锁钩和锁扣相互扣合,公微带连接头和母微带连接头相互扣合构成微带连接器。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公微带连接头的插针、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和锁钩通过环氧树脂封装在一起。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母微带连接头的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和锁扣通过环氧树脂封装在一起。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插针为铂青铜插针,插针表面镀有一层镀金镍膜。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插针长度一致,插针与插针的间距为1.27毫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通过延长或叠加方式,增加插针数量,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通过延长或叠加方式,增加插孔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电子组件与电子组件之间通过微带连接器作为连接枢纽,而且电子组件之间需要微带连接器的针数不一一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微带连接器,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针数进行定制,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工人对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进行切割以使第一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能满足客户需要插针数量容置空间,再装配成公微带连接头。工人对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进行切割,以使第二条状液晶高分子外壳满足客户需要的插孔数量容置空间,再装配成母微带连接头。由于公微带连接头和母微带连接头装配简单快捷、而且能自由定制微带连接器的针数,简化生产工艺,大大提高微带连接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微带连接器,采用液晶高分子作为外壳,相比M83513连接器外壳采用的六价铬元素,不符合环保要求,使其在非军工领域的推广和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液晶高分子外壳,满足环保要求,而且在较低的介电常数可满足高频传输应用,大大提高微带连接器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9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插拔式墙壁插座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