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顶离式起桩扁嘴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1348.9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华;于文太;黄山田;梁学先;李可;朱熙耕;周军峰;王超;董付庆;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顶离式起桩扁嘴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桩作业的机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大直径长桩海上起桩作业的液压顶离式起桩扁嘴钩。属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起桩扁嘴钩是海洋工程中,导管架平台安装作业中的常用的施工机具之一,其主要用于大直径长桩在运输船甲板上的起桩作业。当钢桩起桩时,首先,将平置在运输船甲板起桩作业线上的钢桩底端与连接着止链器的扁嘴钩连接;再将钢桩顶端与连接着起重船吊钩的吊桩器连接。然后,起重船吊钩缓慢变幅上升,钢桩逐渐翻转到竖直状态。在钢桩翻转的整个过程中,扁嘴钩始终与钢桩底端连接,以约束钢桩沿桩长方向的自由运动,保证起重船吊钩受力平稳增加。当钢桩最终翻转到竖直状态以后,起重船吊钩继续上升至一定的高度,扁嘴钩依靠其自重从直立状态的钢桩底端自由脱离。但是,一旦遇到扁嘴钩发生卡钩而无法与钢桩底端自由分离时,则需要派遣潜水员进行水下切割作业,以切除钢桩底端与扁嘴钩连接的部分或者将钢桩重新放回至运输船起桩作业线上,借助临时布置的千斤顶,将扁嘴钩顶出后再重新挂钩起桩。由于上述临时方法比较复杂,还需由潜水员进行水下切割作业,因此,不仅给起桩作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液压顶离式起桩扁嘴钩,其操作方便简单,在加载后,不仅可以顶推钢桩底端,解决了卡钩时扁嘴钩与钢桩快速脱离的问题;而且,满足了钢桩起桩作业时,海上复杂作业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同时,提高了起桩作业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压顶离式起桩扁嘴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扁嘴钩钩体、相对设置在扁嘴钩钩体两侧的推力千斤顶、与推力千斤顶相连的马达、分别与马达、推力千斤顶相连的液压动力站;当发生卡钩而无法回收时,液压动力站给推力千斤顶加载,并通过马达从扁嘴钩钩体两侧同时顶推钢桩端部,以实现扁嘴钩钩体与钢桩的快速分离。
所述马达、推力千斤顶是通过管线及快速接头螺纹锁紧连接在一起。
所述马达为同步分流式马达。
所述扁嘴钩钩体的两侧设有外护板,且外护板位于推力千斤顶和马达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操作方便简单,在加载后,不仅可以顶推钢桩底端,解决了卡钩时扁嘴钩与钢桩快速脱离的问题;而且,满足了钢桩起桩作业时,海上复杂作业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同时,提高了起桩作业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扁嘴钩钩体、2.推力千斤顶、3.马达、4.液压动力站、5.储缆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扁嘴钩钩体1、相对设置在扁嘴钩钩体1两侧的推力千斤顶2、与推力千斤顶2相连的马达3、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分别与马达3、推力千斤顶2相连的液压动力站4;当扁嘴钩钩体1完成导管架钢桩起桩后,因发生卡钩而无法回收时,液压动力站给推力千斤顶2加载,并通过马达3从扁嘴钩钩体1两侧同时顶推钢桩端部,以实现扁嘴钩钩体1与钢桩的快速分离。
上述马达3、推力千斤顶2是通过管线及快速接头螺纹锁紧连接在一起。
上述马达3为同步分流式马达。
上述扁嘴钩钩体1的两侧设有外护板,且外护板位于推力千斤顶2和马达3的外侧。在起桩作业中的挂钩与回收阶段,外护板能够避免推力千斤顶2和马达3由于与钢桩或运输船甲板异物碰撞,而发生损坏。
上述液压动力站4中的液压动力系统提供推力千斤顶2所用液压动力油源,液压动力站4中的储缆滚筒5提供扁嘴钩钩体1所用液压管线,液压动力站4中的手动多路阀系统控制推力千斤顶2的运动和储缆滚筒5的旋转。
上述推力千斤顶、液压动力站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1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录中eID的输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桩锚基坑的附着式钢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