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暖除湿脚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1966.3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果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果怀 |
主分类号: | A43B3/16 | 分类号: | A43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曹军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暖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穿着用品,特别涉及一种保暖除湿脚套。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保暖需要穿着鞋子、衣物,将人体与外界空气隔离开来,不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人体热量不散发,然而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汗液或人体自身的水分蒸发产生湿气,如果衣物透气,水蒸汽将会带走大量热量,降低保温性能,如果不透气将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性。特别地,对于老人小孩等体质差、行动不方便的人群,经常的更换鞋子、衣物会产生大量不便,且容易着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除湿脚套,设置备用的护踝垫及脚垫部,在保暖吸湿的同时,方便更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暖除湿脚套,包括脚套本体,设置在脚套本体上的脚踝部,及设置在脚套本体底部的脚垫部,所述脚踝部包括内层面料,外层面料,及设置在所述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的护踝垫,所述内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与脚套本体一体设置,所述护踝垫独立设置,所述脚垫部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隔热层,与脚套本体贴合的结合层,及设置在隔热层与结合层之间的吸湿层,所述结合层的周边设置有粘扣,所述脚垫部通过结合层连接在脚套本体上,所述吸湿层为多层棉布。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面料及结合层采用柔软透气性布料,所述外层面料及隔热层为不透气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面料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多排子母扣。
进一步地,所述护踝垫上设置有尼龙粘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通过脚踝部及脚垫部,将人体脚部与外界冷空气隔绝,达到保暖效果,并通过独立设置的护踝垫及脚垫部,在保存热量的同时,充分吸湿,保持人体脚部温暖干燥,且能够快速更换,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脚垫部的剖视图。
其中,1为脚套本体,2为脚踝部,21为内层面料,22为外层面料,221为开口,222为子母扣,23为护踝垫,231为尼龙粘扣,3为脚垫部,31为隔热层,32为结合层,33为吸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暖除湿脚套,包括脚套本体1,设置在脚套本体1上的脚踝部2,及设置在脚套本体1底部的脚垫部3。所述脚套本体1内部形成的空腔与人体脚部形状匹配,穿戴舒适方便。
所述脚踝部2包括内层面料21,外层面料22,及设置在所述内层面料21与外层面料22之间的护踝垫23。所述内层面料21及外层面料22与脚套本体1一体设置,所述护踝垫23独立设置。所述内层面料21采用柔软透气弹性布料,与人体脚踝贴合。所述外层面料22为紧实不透气面料,防止热气向外散发,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面料22为皮质。所述外层面料2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21,所述开口221两侧设置有多排子母扣222,通过子母扣222的连接能够闭合并收紧外层面料22。可以理解,外层面料22的收紧也可以通过粘扣或扎带等其它方式实现。所述护踝垫23由多层棉布缝合制成,具有吸湿保暖的特性。所述护踝垫23上设置有尼龙粘扣231,护踝垫23通过尼龙粘扣231能够卷绕并收紧在人体脚踝上。可以理解,护踝垫23也可以通过绑绳等其它方式卷绕并收紧。
如图2所示,所述脚垫部3独立设置,包括设置在最底部的隔热层31,与脚套本体1贴合的结合层32,及设置在隔热层31与结合层32之间的吸湿层33,所述隔热层31由泡沫或皮质材料制成,具有保温不透气的特性。所述结合层32为柔软透气性布料,方便脚底的热量及湿气透过结合层32被吸湿层33吸收。所述述结合层32的周边设置有粘扣,结合层32通过粘扣将脚垫部3连接在脚套本体1底部。可以理解,结合层32也可以通过纽扣等其它方式连接。所述吸湿层33为多层棉布,具有吸湿保暖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果怀,未经姚果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1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