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2084.9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1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常延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延芬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艾灸盒,属于艾灸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养生方式被人们所熟知,艾灸就是其中一种,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艾灸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调节阴阳、调和气血、温通经络。
但是市场上的艾灸盒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化,盒体与上盖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卡接或插接的形式来封闭盒体,时间久了容易产生松动,导致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容易产生烫伤的危险,盒体内部大多为网状痛结构,直接将艾灸药物放置进去点燃即可,这样通过对艾灸药物包裹的原理影响了药物的快速挥发,使人体得不到快速均匀吸收,影响治疗效果,并且这样的结构在站立使用时会导致药物从顶端掉出产生危险,对药物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不过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插针结构,但插针是在盒内一侧固定,横向设置,这样不但容易掉落,而且插接不方便,也不易点燃艾灸药物;盒体内的丝网大多为单网或双网,单网或双网为粗网结构,在使用时容易掉落,燃灰容易烫伤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艾灸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艾灸盒,它包含盒体、上盖、合页、锁钩、锁钩插接固定装置、垂直式插针、圆环式插针底座、上丝网、下丝网、固定条、金属片、铆钉、绑带连接扣、绑带、连接孔,盒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上盖的后侧通过数个合页与盒体固定连接,上盖的前侧中部设置有锁钩,且上盖的前侧通过锁钩与盒体的前侧面上方中部位置的锁钩插接固定装置相搭接,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垂直式插针,垂直式插针的下端连接有圆环式插针底座,且垂直式插针与圆环式插针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圆环式插针底座固定在上丝网和下丝网的中部,上丝网和下丝网固定安装在盒体内,其中下丝网的下端四周分别设置有固定条,盒体的内部四周与上盖的内侧均设置有金属片,且通过铆钉固定,盒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的下方均设置有绑带连接扣,绑带上均匀设置有数个连接孔,绑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孔与盒体前后两侧面上的绑带连接扣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盒体的前侧面与后侧面上均设置有吸氧口,且吸氧口上设置有调温拨片,调温拨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盒体上,通过拨动调温拨片来调节吸氧口的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的垂直式插针可用于插接艾柱、艾条等艾灸药物,还可以插接姜片、蒜片等助于治疗保健的产品,便于插接、固定,也方便点燃药物,安全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丝网为粗面结构设计,网孔比较大,下丝网为细面结构设计,网孔比较小,这样可以防止燃灰从孔中掉出烫伤人体皮肤,也可过滤掉药物的杂质,使有效药物排出让人体吸收,增强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条主要用于防止丝网因其他原因脱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通过采用上粗网和下细网双层丝网结构设计,不仅可以防止燃灰从孔中掉出烫伤人体皮肤,还可以过滤掉药物的杂质,使有效药物排出让人体吸收,增强使用效果,通过在下细网下端设置固定条,可以防止丝网脱落,提高了安全性,通过在盒体和上盖的内部设置金属片,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丝网的安装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1-盒体;1-1-吸氧口;1-2-调温拨片;2-上盖;3-合页;4-锁钩;5-锁钩插接固定装置;6-垂直式插针;7-圆环式插针底座;8-上丝网;9-下丝网;10-固定条;11-金属片;12-铆钉;13-绑带连接扣;14-绑带;1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延芬,未经常延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2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