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立体定向导航设备的脑内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2686.4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8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柱;张洪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柱;张洪钿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罗莎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立体 定向 导航 设备 脑内微创 微量 多靶点 注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定向导航设备的脑内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直接将药物注射至脑内局部病灶可治疗脑部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用法是使用普通脑内穿刺针(直径2-3mm,长度19cm)和立体定向导航设备将放射性核素单靶点注射至脑内囊性肿瘤性病变内,以达到局部放射性治疗的目的。使用普通注射器连接上述穿刺针后推注药品,推注药品的体积常大于500ul,而此体积的治疗药物不能直接注射至脑实质内,因为较大的注射体积将产生轻度的占位效应,对脑实质造成治疗效果之外的副损伤,而且只能在脑组织内进行单穿刺道单靶点的药物释放。
现有穿刺针不能实现脑实质内治疗药物的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此外,专利检索发现“一种可视微创颅内给药装置”(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772 A)的核心装置是一种用于小动物(大小鼠)实验的毛细石英管(内径为 0.35mm,外径为 0.5mm)。此装置不能匹配立体定向导航设备,且过长的石英管存在折断在脑内的风险,不适于应用于人类、灵长类及其他大型动物的脑深部注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立体定向导航设备的脑内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系统,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立体定向导航设备的脑内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系统,包括针芯以及套设于针芯上的外套针管,所述外套针管的前端设置有注射针头端护套,外套针管的后端插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后端连接有金属连接件,所述针芯的前端与外套针管相接处的部分呈圆形钝头,针芯的后端连接有手持件,所述金属连接件内穿设有可转动的透明载液管连接件,所述透明载液管连接件的后端通过透明载液管连接有与微量注射泵连接的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针管的长度为50-300mm,外径为1mm,外套针管的管壁厚度为0.25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针管的长度为198mm。
进一步的,所述针芯的长度为62-312mm,直径为0.4mm。
进一步的,所述针芯的长度为210m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件包括前端部、与前端部连接的后端部以及与后端部连接的挡盘,所述前端部的长度为7mm,前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后端部的长度为9mm,所述挡盘的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针头端护套包括呈圆锥形的头部以及与头部连接的尾部,所述头部的长度为10mm,所述尾部的长度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载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透明载液管的长度为1000-3000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件的长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直接减少了注射针和脑组织的接触面积,并以高刚性和笔直减少或消除旋转进针时对脑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在穿刺过程中,圆钝的注射针头端可有效推开脑内血管,降低甚至避免脑内血肿的发生,最小注射药物体积可达到5ul,非常良好的控制了治疗药物的脑内占位效应,通过透明的标有刻度的PVC载液管,可以保证注射过程的可视性和可控性。微创的设计,使得同一入颅点多角度穿刺称为可能,使其能够进行多靶点立体注射。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创、微量、可视可控、多靶点立体注射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立体定向导航设备的脑内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套针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金属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立体定向导航设备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俯视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柱;张洪钿,未经张广柱;张洪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2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