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2814.5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9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全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进 红外线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机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灶具,都是从底部开孔的方式,让空气从底部进入燃烧腔体与燃气混合,达到燃气的充分燃烧,同时目前市场上的燃气灶大多都是嵌入式的灶具,为解决燃气燃烧的充分供氧问题,在燃气下面的橱柜上会打若干个通气孔,使其能充分的供给氧气。但是这样存在安全隐患,且打孔也增加安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将传统的底部进气改为上面进气的方式、设计新颖,结构灵活的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设有灶台面板,所述灶台面板上设有圆形的灶孔;所述灶孔的内壁上设有圆环状且带有底面的承液水盘;所述灶具还包括红外线燃烧器总成,所述红外线燃烧器总成位于所述承液水盘的上方;所述红外线燃烧器总成包括进风腔和炉腔;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炉腔的下方,空气从所述进风腔进入所述炉腔内;所述承液水盘的底面上设有出气喷嘴,燃气经出气喷嘴喷射至所述炉腔内,所述出气喷嘴与进风腔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出气喷嘴喷出的燃气与所述间隙中的空气混合后进入到所述进风腔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进风腔设置在所述承液水盘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炉腔为多环体结构,所述进风腔上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承液水盘上设有多个出气喷嘴;多个所述进风口与多个所述出气喷嘴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是,所述承液水盘上还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点火针和熄保针。
进一步的是,所述炉腔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红外线燃烧器总成还包括分流器、燃烧载体和中心火盖;所述分流器和燃烧载体置于所述炉腔中,所述分流器位于所述燃烧载体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流器将所述炉腔分隔成多个腔体组;每个腔体组对应一个燃气喷嘴;
进一步的是,所述红外线燃烧器总成还包括外装饰环和内装置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在灶孔的内壁上设有圆环状且带有底面的承液水盘;将红外线燃烧器总成设置于所述承液水盘的上方;红外线燃烧器总成设有进风腔和炉腔;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炉腔的下方,承液水盘的底面上设有出气喷嘴,燃气经出气喷嘴喷射至所述炉腔内,出气喷嘴与进风腔之间设有间隙,出气喷嘴喷出的燃气与所述间隙中的空气混合后进入到所述进风腔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把传统的底部进气改为上面进气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减少成本,分流器可将炉腔分隔成多个空间,进气腔可设多通道,便于充分燃烧,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设计新颖,结构灵活,燃烧充分,性能优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的实施例的红外线燃烧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的实施例的红外线燃烧器总成的爆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的实施例的红外线燃烧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设有灶台面板1,所述灶台面板1上设有圆形的灶孔2;所述灶孔2的内壁上设有圆环状且带有底面的承液水盘3;所述灶具还包括红外线燃烧器总成4,所述红外线燃烧器总成4位于所述承液水盘3的上方。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上进风红外线灶具的实施例的红外线燃烧器总成的爆破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线燃烧器总成4包括进风腔41和炉腔42;所述进风腔41位于所述炉腔42的下方,空气从所述进风腔41进入所述炉腔42内;示例性的,所述进风腔41设置在所述承液水盘3的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全,未经吴建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2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偿型超细煤粉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光触媒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