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马达固定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4108.4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任一鸣;常亚妮;金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26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何晶晶,黄晶晶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马达 固定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马达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马达固定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电机,是体积、容量较小,输出功率一般在数百瓦以下的电机和用途、性能及环境条件要求特殊的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机,简称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中,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或用于传动机械负载,也可作为设备的交、直流电源。微特电机主要应用于3个领域:无特殊控制要求的驱动场合作为运动机械负载的动力源。音像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如磁盘驱动器、复印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都应用了微型电机。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微型电机作为不可缺少的基础机电产品,它既有低、中档、低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有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新兴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应用相结合的高投资技术密集型产品,并已融入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2000年,全球微型电机市场在65亿台以上,主要分布在视听、办公自动化、电动车(含汽车)、家电和空调等领域。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型电机市场在速发展。通常每个家庭拥有微型电机的数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程度。在专利号为CN201420587939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贯流风机的马达减震台装置,包括马达、减震台和风机支架;所述马达的前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设有多个带有螺孔的安装块,所述减震台的边缘具有多个对应匹配于所述安装块的弹性支脚,所述减震台的中部设有对应输出轴穿过的中孔,且台面的两端还设有螺丝孔;所述风机支架通过安装螺丝对接螺丝孔从而将减震台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贯流风机由马达工作带来的转动失衡和产生大量噪音的问题,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上述专利文件设置了固定块、减震台的结构,当马达在工作时,马达自身由转动产生的摆动和振动都能够被减震台所缓冲消除,从而防止了马达对贯流风机整机的影响,进而降低了工作噪音,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对于如何提供一个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减震效果更好,可适用于多数马达的微型马达固定减震装置缺少技术性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马达固定减震装置,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个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减震效果更好,可适用于多数马达的微型马达固定减震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微型马达固定减震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安装底座、缓冲弹簧、弹簧、缓冲气囊、伸缩支架和弹簧底座;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基臂和伸缩臂,所述伸缩臂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底面相连,另外一端设置在所述基臂内,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几何中心,另外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底面几何中心位置,所述缓冲气囊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弹簧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下侧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处,所述弹簧底座设置在所述侧板上侧面的中心处,所述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弹簧底座上,另外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侧面上,所述侧板上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内侧底部位置上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的高度小于所述缓冲弹簧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弹簧和弹簧底座均是2个,且各自之间关于所述底板纵向中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高度与所述侧板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底座下面设置了安装平台,利用缓冲弹簧连接底板与安装底座,可以缓冲掉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同时在侧板上还设有弹簧底座,并利用弹簧与安装底座相连,这样可缓冲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在底板的下方设有伸缩支架,可方便的调节竖直方向安装高度,在侧板上设有固定孔,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将安装平台直接固定在某一个高度,安装十分的灵活,可以同时缓冲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减震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减震效果更好,可适用于多数马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41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