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4326.8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4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镛;杨国凯;马振桓;万嘉;李国剑;杜玲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90/00;A61B50/24;A61B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5002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栓塞 闭合 变大 静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大隐静脉腔内静脉血液返流,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近几年来开展的激光或射频大隐静脉腔内闭合微创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完全消除病因方面疗效确切肯定,疾病复发率极低,但因其可对皮下组织、大隐神经和淋巴管等造成较为严重的剥脱性损伤,目前在治疗设备和技术条件较为完善的血管外科这种技术已很少使用。
腔内引导再生氧化纤维素材料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微创技术,是在激光或射频腔内闭合病变大隐静脉微创治疗机制的基础之上再次深入研究后提出和创新的一项新技术,但是,腔内引导再生氧化纤维素材料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技术在操作过程中,程序比较多,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装置能够很好的改善该技术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
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设有刀片安置槽,所述刀片安置槽的一侧设有临时置物槽,装置本体的侧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刀片安置槽的侧边设有挂钩,挡板的顶部设有导管安置槽,挡板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且凹槽位于装置本体上,凹槽靠近刀片安置槽的侧边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远离挡板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装置,装置本体远离挡板的侧边两端顶部均安装有切刀,装置本体远离挡板的侧边底部设有临时工作台。
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上滚筒、下滚筒和固定架,固定架安装在凹槽靠近刀片安置槽的侧壁上,固定架远离刀片安置槽的侧边安装有上滚筒与下滚筒,上滚筒与下滚筒相互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刀片安置槽内设有相互平行的隔板。
优选的,所述滚筒与上滚筒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临时工作台的上方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新颖,通过设置滚筒和导向装置,可以很好的将操作中所需要的纤维素布料和钢丝绳分别缠绕在滚筒上,这样可以方便的选取所需要的布料或者钢丝绳,最后用切刀切断;通过设置导管安置槽,可以很好的将所需要的导管得到很好的安置,防止摔碎;通过设置刀片安置槽,可以很好的放置操作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类刀片,非常方便;通过设置临时置物台和临时工作台,以及挂钩,扩大了装置的功能,使用便于集中管理,因此能够很好的改善腔内引导再生氧化纤维素材料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技术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的A-A向视图。
图中:1临时工作台、2装置本体、3导向装置、4滚筒、5挡板、6导管安置槽、7刀片安置槽、8临时置物槽、9挂钩、10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改善腔内栓塞闭合病变大隐静脉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装置本体2的上方设有刀片安置槽7,刀片安置槽7的一侧设有临时置物槽8,装置本体2的侧边设有挡板5,挡板5靠近刀片安置槽7的侧边设有挂钩9,挡板5的顶部设有导管安置槽6,挡板5的两侧均设有凹槽,且凹槽位于装置本体2上,凹槽靠近刀片安置槽7的侧边安装有滚筒4,滚筒4远离挡板5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装置3,装置本体2远离挡板5的侧边两端顶部均安装有切刀10,装置本体2远离挡板5的侧边底部设有临时工作台1,导向装置3包括上滚筒、下滚筒和固定架,固定架安装在凹槽靠近刀片安置槽7的侧壁上,固定架远离刀片安置槽7的侧边安装有上滚筒与下滚筒,上滚筒与下滚筒相互平行布置,刀片安置槽7内设有相互平行的隔板,滚筒4与上滚筒平行设置,临时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4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中医微创探针
- 下一篇:医用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