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6162.2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5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权;徐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晶工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0 | 分类号: | B65B6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颗粒 同步 防伪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造粒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包装装置主要适合于包装食品、茶叶、医药、化工等产品的松散状、无粘性细小颗粒物品的小剂量自动包装;颗粒包装机的包装重量范围一般在二十千克到三十千克,用来包装各种颗粒物料,机器工作效率高,所需能耗少。定量颗粒包装机的工作过程一般为,给料装置打开给料门进行加料,当物料重量达到给料设定值时,停止给料,关闭给料门,完成自动称重过程;此时夹袋装置将包装袋进行夹紧,打开称量斗卸料门,物料进入包装袋中,物料放完后关闭称量斗的卸料门;卸空物料后松开夹袋装置,包装袋自动落下;包装袋落下后进行缝包并输送到下一工位。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化产品越来越多,商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和别人的产品区别开来,使用特定的商标和包装,防伪技术也逐步走向市场,现有的防伪技术通常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印刷防伪码或防伪标签,使用户通过该印刷的防伪码或防伪标签进行防伪验证。但现有技术中防伪技术与产品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使得现有的防伪装置只能检查包装的真假,无法检查产品的真假,防伪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包括料仓1、出料斗2、输送装置3、控制装置5和缝包机6;其中,所述料仓1位于所述出料斗2上方,所述出料斗2下方布置有所述输送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3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4,所述控制装置5和缝包机6位于所述挡板4的一侧,所述缝包机6上设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设有筒状的防伪标签8,所述防伪标签8与所述缝包机6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7上安装有辊筒,所述筒状的防伪标签8置放于所述辊筒上,所述防伪标签8在使用时展开为带状。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1中部沿其内壁设有环形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导气管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为冷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1、出料斗2、控制装置5和缝包机6位于所述输送装置3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1、出料斗2、输送装置3、缝包机6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5线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斗2上安装有电子秤和夹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1顶部垂直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固定设有若干分料管,所述分料管为镂空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管与所述进料管的夹角为30-45°。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1底部为倒锥形,并设有出料口9。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料仓1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7上活动安装带印油的防伪辊筒9,所述带印油的防伪辊筒9与所述防伪标签8 接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通过对现有的缝包机进行优化改进,在缝包机的入口导入防伪标签,使在缝包的过程中同时将防伪标签缝合在包装袋上,起到防伪作用;防伪标签的加入可提高包装袋的密封性,防止在使用时灰尘或其它杂质进入包装袋内;同时在对不同口径的装料袋装料时,操作也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结构简单,对现有设备改造方便、改造成本低,使得防伪标签与包装袋缝合为一个整体,不易脱落,具有较高的防伪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仓,2-出料斗,3-输送装置,4-挡板,5-控制装置,6-缝包机,7-固定板,8-防伪标签,9-带印油的防伪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的同步防伪包装装置,包括料仓1、出料斗2、输送装置3、控制装置5和缝包机6;其中,料仓1位于出料斗2上方,出料斗2下方布置有输送装置3,输送装置3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板4,控制装置5和缝包机6位于挡板4的一侧,缝包机6上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设有筒状的防伪标签8,防伪标签8与缝包机6的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晶工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晶工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6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