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体重做配重的多功能健美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7233.0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宋京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京原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A63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重 配重 多功能 健美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健美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以使用者的身体重量做配重的多功能健美器械。
背景技术
现在流行的健美器械,多以支架配以滑轮钢丝绳加配重体等组成,虽然拓展了许多功能,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短,需经常更换维修;配重机构体积较大,笨重,占用空间较多等等。
申请号CN200320130837.5公开了一种家庭综合力量型训练器,主要是由底架、固定于底架上的直立梁、支撑横梁、配重支架及仰卧起坐架等构成,训练器上设置有三组杠杆,于直立梁上设置两个支点,支撑横梁上设置一个支点,三组杠杆分别与三个支点活动连接,并由两个连杆分别与三组杠杆活动连接,以达到三组杠杆互连动,所述三组杠杆包括:高拉杠杆、卧举组合杠杆和提拉杠杆,两个连杆为:卧举连杆、后置连杆。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由于该训练器采用多组杠杆传动结构代替了现有的支架和钢丝绳、滑轮,使力量型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缩小……
上述申请号CN200320130837.5公开的“家庭综合力量型训练器”对流行的健美器械结构进行了改进,但仍然没有摒弃笨重的配重体,也没有完全摆脱滑轮和钢丝绳,功能偏少。
发明内容
为改进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体重做配重的多功能健美器械,其原理是:以一副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固定臂2的上下两个转动轴分别与上下两个连杆的后端联接,上部的连杆为摆动臂3,下部的连杆为可调配重杠杆4,其中间设有带定位插销11的滑动调整机构6,再设计一个牵引拉杆7,上端以转动轴与摆动臂3联接,下端以转动轴与滑动调整机构6联接,可调配重杠杆4的前端以转动轴与配重机构5联接,构成一组联动机构。通过挪动可调配重杠杆4上的滑动调整机构6,移动支点的位置,可改变配重机构5的重量,用定位插销11锁定。
为实现以锻炼者体重做配重的目的,设置一副配重架14,与固定臂2平行,之间由上联接架15和下联接架16以转动轴联接,其可相对于固定臂2上下移动。可将可调配重杠杆4附设在下联接架16上,通过下联接架16实现同固定臂2及配重架14之间的联接,将锻炼者的座椅17和踏板18固定在配重架14前侧,和锻炼者本人的身体重量一起充当配重机构5,使用者依托座椅17和踏板18进行各种功能的锻炼,身体会随配重架14及座椅17和踏板18一起上下运动。
为实现人机联动和一机多功能,以杠杆原理,依托上述基本构架,在不同部位附设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功能臂及推顶杆等人机联动机构,如功能臂8和推顶杆12等,各功能臂均通过各自的推顶杆共同联接并作用在摆动臂3的前端,锻炼者通过插接的握把9给摆动臂3前端施加向上的推力,以克服配重的重力实现健美锻炼的目的。
各功能臂均以后端或中部以转动轴与固定臂2或配重架14及间接的固定架等的某一部位联接,前端为带若干个固定孔眼的握把插口,采用套筒式设计,握把9与其插拔式连接,以握把9上设的弹簧卡扣10凸入套筒的孔眼而固定。整部器械只配一对握把9,与各功能臂通用,当与某一功能臂组合使用时,其他的功能臂前端没有握把,从而避免阻碍或干涉。各功能臂的中部或前部以转动轴直接或通过其他杠杆辅助机构间接与所属推顶杆的一端联接,所属推顶杆的另一端则以转动轴与摆动臂3的前端联接。锻炼者将握把9与任意一功能臂插接,推拉握把9带动功能臂通过推顶杆推动摆动臂3前端上摆,联接摆动臂3和滑动调整机构6的牵引拉杆7牵动可调配重杠杆4,带动由配重架14、座椅17、踏板18和锻炼者组成的配重机构5克服重力上行,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由于各功能臂均通过各自的推顶杆共同联接并作用在摆动臂3的前端,运动时,摆动臂3的摆动会通过各推顶杆带动所有的功能臂一起运动,各种运动功能之间会产生阻碍或干涉,因此,将各推顶杆全部设计为套管伸缩杆式结构,其另一端设有长度调整螺栓13。这样,锻炼时,只有一组功能臂和所属推顶杆做功,推动摆动臂3摆动,其它未使用的功能臂所属的推顶杆靠伸缩功能来抵消摆动臂3的运动,使其运动不向其它功能臂等传递,其他功能臂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避免各功能臂一起运动而产生相互阻碍和干涉。
本设计原理的优点是:可集多功能于一部器械内;多组功能臂共用一对握把9,缩小器械的体积;传动和转动部位均以转动轴或轴承联接,取消钢丝绳和滑轮机构,避免维护,延长寿命;尤其是无需配置配重件的设计,摒弃配重材料,可节约一部分钢材及辅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设计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京原,未经宋京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7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