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榫卯式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7724.5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封巍;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 治疗 颈部 定位 榫卯式头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放射治疗人体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榫卯式头膜。是一种放射治疗中定位用低温热塑型膜配件,适合于人体头、颈和肩部曲线起伏差异较大部位的固定,是现代放射治疗中精确定位、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技术
低温热塑板材(膜)是一种特殊合成的高分子聚酯,经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而成的新型医用材料,用于放射治疗体位固定、骨科外固定、矫形器、支具等制作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不吸收射线、加热软化后具有良好的塑型效果和所特有的形状记忆功能(当塑型不满意时可二次加热、再次塑型或局部加热再次型塑)等突出性能,以及操作简单、固定方便,是目前放疗定位中最理想的外固定材料。
当前,我们的放射治疗中病人的固定大多采用低温热塑板材结合机械固定的方式达到定位的目的。放射治疗的定位的要求:上下、左右、前后三维方向上要求固定精确,移动误差<5MM。头颈部位解剖结构紧凑,分布有各种重要器官。其固定受到下颌骨、颈椎等活动器官的限制,以及呼吸、心跳等生理活动的影响。以上因素造成了头颈部的放疗固定控制误差困难。虽然市面上机械固定方式多样,实际使用效果上检测发现大多存在移动误差。
当前放疗定位的不足:低温热塑膜与底板的存在固定间隙;固定过程易发生锁止脱落,固定失败;固定过程造成(肩部)皮肤挤夹伤害事故;固定配件分体设计,易丢失;固定锁止力学结构直接受力;使用操作费力、繁琐;面部压迫,舒适性欠佳;重复定位准确性差;无法解决由于颈部弯曲和伸展带来的头部误差;基于以上的不足和弊端我们设计了一款放疗定位固定装置,以及与之配套结合使用的相关固定头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头部放疗定位弊端,提供一种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榫卯式头膜,是一种精确放疗定位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榫卯结构设计原理以及适形外轮廓的限位固定技术,配合专用的固定头架,达到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治疗头颈部定位榫卯式头膜分为基本式、口鼻式和口鼻耳式三种形式,主要由肩膜、肩条、膜卯、条定位豆、条拉手、面条、顶条、顶膜间隙、颈膜间隙、口鼻缺、耳缺、颈膜、面膜和顶膜构成,在口鼻式中在面膜中间设有口鼻缺,在口鼻耳式中在口鼻缺两侧设有耳缺。结构分别如下:
“基本式头颈部定位榫卯式头膜”适合于轮廓曲线起伏差异较大的人体头面部。该基本式头膜由肩膜1、肩条2、膜卯3、条定位豆4、条拉手5、面条6、顶条7、顶膜间隙9、颈膜间隙12、颈膜18、面膜34和顶膜35构成,主体结构由顶膜35、面膜34、颈膜18和肩膜1等四块片状膜首尾依次相连构成,顶膜35呈等腰梯形,两腰缘游离形成顶膜间隙9,上边缘接顶条7,交接边缘中部设有条拉手5,靠近顶条7两端各分布有一个贯穿顶条7的圆孔结构的膜卯3,膜卯3设有三个,条定位豆4位于顶条7中部的表面,其下边缘与面膜34相接,面膜34呈四边形,其左右两边缘各连接有一个面条6,交接边缘中部设有条拉手5,三个膜卯3等距分布并贯穿面条6,其之间表面等距设有条定位豆4,面膜34的下边缘连接于颈膜18,颈膜18呈等腰梯形,两腰缘游离形成颈膜间隙12,其下边缘与肩膜1相连,肩膜1呈四边形,其左右两边各连接有一个肩条2,交接边缘中部各设有一个条拉手5,靠近肩条2两端各分布有一个贯穿膜条的圆孔结构的膜卯3,条定位豆4位于顶条7中部的表面,其下边缘游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7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