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9160.9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沛;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4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放电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蓄电池。蓄电池被过度放电是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另一重要因素。蓄电池的寿命取决于其放电深度,放电深度越大,使用寿命就越短。当蓄电池被过度放电到输出电压为零时,会导致电池内部有大量的硫酸铅被吸附到电池的阴极表面,形成电池阴极的“硫酸盐化”。由于硫酸铅本身是一种绝缘体,它的形成必将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在阴极板上形成的硫酸盐越多,电池的内阻越大,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就越差,其使用寿命就越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过充电保护电路,设计简单,能保护蓄电池过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包括蓄电池B和负载,在蓄电池B与负载之间连接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K、三极管Q、二极管D、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感L、按钮开关SB1、按钮开关SB2,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1连接在所述蓄电池B的正极和负载正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B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分别连接按钮开关SB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按钮开关SB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钮开关SB1的一端,所述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B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的两端,所述蓄电池B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的型号为2N3904。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D的型号为1N41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当蓄电池放电到电压低于10V时,就会自动断开蓄电池的放电电路,以免过度放电,但允许蓄电池因负载起动瞬间电流大而出现偶然的电压降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路可以人工进行蓄电池供电电路的通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包括蓄电池B和负载接口P,在蓄电池B与负载之间连接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继电器K、三极管Q、二极管D、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感L、按钮开关SB1、按钮开关SB2,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1连接在所述蓄电池B的正极和负载正极之间,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所述蓄电池B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一端,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分别连接按钮开关SB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按钮开关SB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钮开关SB1的一端,所述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B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的两端,所述蓄电池B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Q的型号为2N3904。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D的型号为1N41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以12V蓄电池作为保护对象,当蓄电池B电压高于10V且继电器K已经吸合,输出端的电压经电阻分压后给三极管Q的基极加上0.8V左右的正向电压,使三极管Q导通,继电器K保持吸合状态,蓄电池B给负载供电。随着蓄电池B的不断放电,三极管Q的基极电流会随着蓄电池B电压降低而减小。当蓄电池B电压低于9.5V,三极管Q截止,继电器K释放,常开触点开关K-1断开,蓄电池B停止给负载供电。此外,按下按钮开关SB2后,三极管Q的基极电压为零,三极管Q截止,继电器K释放,常开触点开关K-1断开,可人为使蓄电池B停止给负载供电。启动时,瞬时按下按钮开关SB1,蓄电池即通过分压器给三极管Q的基极注入正向电流,使三极管Q导通,继电器K吸合并自保,蓄电池B开始向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9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缆防磁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压印屏蔽玻璃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