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9210.3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史学通;王丹丹;刘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2 | 分类号: | B60R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装置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和具有该储物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物品分类放置,人员常常在车辆的行李箱中放置多个网兜或储物盒,当物品无法由网兜或储物盒储存,需要直接将物品放置在行李箱中时,空闲的网兜或储物盒占用了行李箱的空间,不利于行李箱内物品的安放,车辆的行李箱的物品放置空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车辆的行李箱储物空间的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储物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包括行李箱饰板、外饰板、连接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外饰板与所述行李箱饰板之间设置有可展开和折叠的连接部,所述行李箱饰板、所述外饰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储物空间,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行李箱饰板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外饰板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且在所述连接部折叠后所述第一定位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将所述外饰板和处于折叠状态的连接部定位在所述行李箱饰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当连接部展开时,储物装置可以方便存取物品。当连接部折叠时,可以节省行李箱的物品放置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磁性配合以产生磁吸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均为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为磁铁且另一个为可被磁铁吸附的金属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邻近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织物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底壁、两个侧壁,所述底壁、所述两个侧壁、所述外饰板和所述行李箱饰板合围成顶部敞开的储物空间。
优选地,所述外饰板与所述行李箱饰板为塑料件或金属件。
优选地,所述外饰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拉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储物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当储物装置的连接部展开时,储物装置可以方便存取物品。当储物装置的连接部折叠时,可以节省行李箱的物品放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处于半展开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储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储物装置100,行李箱饰板1,外饰板2,连接部3,第一定位部4,第二定位部5,拉拽部6,储物空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9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上下车踏步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用扶手箱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