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9688.6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KY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面 一次性 拼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面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
背景技术
“方便面”作为一种外来的大众化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深得消费者喜爱和欢迎。然而,作为桶、碗装方便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餐具,却容易被生产企业所忽视,全国数百家方便面生产企业至今仍在桶、碗装方便面里配制原有的建议塑叉。用叉子吃面不符合中国人的用餐习惯,且用叉子吃面非常的不方便,面条易滑落,滑落后面汤溅到脸上和眼睛的事情时有发生。
现有技术中有处于对环保和个人卫生的注重,在外就餐时经常会看到人们自带筷子在就餐时使用。常见的便携式筷子为在携带式尽量减小体积而通常设计为两段式,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分为两段的筷子进行相互组合,但此类便携式筷子成本较高,用于方便面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面用一次性筷子,使用方便且成本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所述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筷体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筷体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使用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筷体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筷体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由竹子材料制得。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由塑料材料制得。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可拆卸式连接为插拔式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的远第一筷体端设有凸块,第二连接件的远第二筷体端设有与凸块匹配的凹槽。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的远第一筷体端设有凹槽,第二连接件的远第二筷体端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可拆卸式连接为螺纹式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的远第一筷体端设有外螺纹凸块,第二连接件的远第二筷体端设有与外螺纹凸块匹配的内螺纹凹槽。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的远第一筷体端设有内螺纹凹槽,第二连接件的远第二筷体端设有与内螺纹凹槽匹配的外螺纹凸块。
优选地,组装后的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从第二筷体的游离端至第一筷体的游离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整体呈现为日式筷子。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筷体、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筷体依次平滑过渡连接,整体呈现为日式筷子。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筷体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筷体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结构的分体示意图一。
图3为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结构的分体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 第一筷体
2 第二筷体
3 第一连接件
31凸块
32外螺纹凸块
4 第二连接件
41凹槽
42内螺纹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一种方便面用一次性拼接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筷体1与第一连接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筷体2与第二连接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4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筷体1与第一连接件3可以通过食品胶进行粘连,所述第二筷体2与第二连接件4可以通过食品胶进行粘连。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筷体1和第二筷体2由竹子材料制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由塑料材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9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施工用物联网网关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网融合的智能家居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