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回缩注射器的针筒和推杆的卡合锁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3710.4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31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缩 注射器 针筒 推杆 锁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回缩注射器,具体为一种可回缩注射器的针筒和推杆的卡合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专利CN201520893201.9公开了一种可回缩注射器,在该技术方案中,用于安装注射针的针接口组件通过压盖组件和激活套筒定位在针筒头部,压盖组件和针接口组件之间设置有可分离的卡合结构和复位弹簧,在注射完成时,利用推杆顶端凸出胶塞的推杆头推动激活套筒上移使所述的卡合结构分离,并在该过程中使推杆头部的挡块后移与推杆内孔口部分离,此时整个针接口组件和注射针就会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迅速后弹而进入到推杆的内孔中,实现注射针的回缩自毁操作。
在以上结构中,推杆顶端凸出胶塞的推杆头仅用于推动激活套筒前移之用,整个推杆与针筒之间没有设置注射针回缩自毁后的锁定结构,在注射针回缩后推杆依然可以相对针筒进行自由的前后滑动,一方面存在残留药液外泄而导致交叉感染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被人二次使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回缩注射器的针筒和推杆的卡合锁定结构,其在推杆的推杆头外部与针筒颈部之间设置有卡合锁定结构,可在推杆上推到位后完全被针筒锁定,从根本上解决注射针回缩后推杆被再次拉出的问题,消除注射器二次使用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缩注射器的外筒和推杆的卡合锁定结构,包括针筒和位于针筒内的推杆,所述推杆前端设置有伸出胶塞的推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头的外壁上方设置有至少一道环形卡扣,同时针筒在其内孔顶部设置有与推杆胶塞配合的止位凸台,止位凸台的内孔上方设置有一道环形卡圈或若干沿周向间隔布局的弹性撑爪,环形卡圈的内孔孔径或各弹性撑爪环绕形成的内孔孔径小于所述环形卡扣的外径。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卡圈或各弹性撑爪朝向中心斜向上布局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卡扣的顶端外侧设置有锥形斜面。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卡扣的底端设置成直角凸台。
进一步的,上述止位凸台的下侧斜面与推杆上胶塞的顶端斜面配合对应设置。
在推动推杆激活注射针回缩的过程中,推杆头上的环形卡扣同时会撑开环形卡圈或各弹性撑爪直到完全越过,此时环形卡圈或各弹性撑爪在自身复位力的作用下再次弹出并卡在推杆环形卡扣和胶塞之间形成的卡槽中,使推杆即不能前推也无法后拉,实现针筒和推杆的卡合锁死,从根本上解决注射针回缩后推杆被再次拉出的问题,消除了注射器二次使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针筒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推杆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推杆和针筒卡合锁定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针筒上设置环形卡圈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可回缩注射器的外筒和推杆的卡合锁定结构,包括针筒1和位于针筒内的推杆2。
所述推杆2前端设置有伸出胶塞21的推杆头22,推杆头22的外壁上方设置有至少一道环形卡扣221,在本实施例中仅设置为一道,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设定为两道或更多道。
所述针筒1在其内孔11顶部设置有与推杆胶塞21配合的止位凸台12,止位凸台12的下侧斜面121与推杆2上胶塞21的顶端斜面211配合对应设置,止位凸台12的内孔上方设置有一道环形卡圈14或若干沿周向间隔布局的弹性撑爪13,其中弹性撑爪13的结构如图2所示,环形卡圈14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环形卡圈14的内孔孔径或各弹性撑爪13环绕形成的内孔孔径小于所述环形卡扣221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弹性撑爪13结构,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选用环形卡圈14。
在推动推杆2激活注射针回缩的过程中,因环形卡圈14内孔孔径或各弹性撑爪13环绕形成的内孔孔径小于所述环形卡扣221的外径,环形卡扣221随推杆2的前推会撑开环形卡圈14或各弹性撑爪13直到完全越过,此时环形卡圈14或各弹性撑爪13在自身复位力的作用下再次弹出并卡在推杆环形卡扣221和胶塞21之间形成的卡槽中,其结构如图4所示,从而使推杆2即不能前推也无法后拉,实现针筒1和推杆2的卡合锁死,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注射针回缩后推杆2被再次拉出的问题,避免残留药液泄漏导致的交叉感染,消除注射器二次使用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3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星形齿啮合转动式压力微调机构及头戴耳机
- 下一篇:车载数据存储装置及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