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球形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3786.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B60B19/14 | 分类号: | B60B19/14;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力 球形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磁力球形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式车辆,转弯半径较大,不能原地转动,不能任意平行移动,所以,车不够灵活、停放麻烦、停车场必须留有车进出车位比车体大许多的空间。这些弊端,最主要的是现有车轮天生缺陷造成的。诚然,如果对车底盘及转向机构进行创造性设计,有可能减小转弯半径,有可能实现原地转动和任意平行移动。但是,这势必使车的结构复杂,导致成本剧增、操控复杂、加大可靠性风险,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磁力球形车轮,车用这种磁力球形车轮,能极易地操控,实现原地转动和任意平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磁性材料制作圆球壳。在圆球壳外包结球形胎。弧网形滚珠架及其滚珠夹住球形胎。弧片形永磁体搂住滚珠架上的所有滚珠。在永磁体上表面联结磁屏蔽体。在磁屏蔽体上开窗口。在滚珠架和永磁体上也有与磁屏蔽体上窗口对应的开口。滚珠架的下端、永磁体的下端、磁屏蔽体的下端用圈联接。在磁屏蔽体的顶部垂直联接转向柱。磁传动轮的一部分依次穿过磁屏蔽体的窗口、永磁体上和滚珠架上所述开口且不接触,磁传动轮的外圆与圆球壳配成非接触的磁传动副。磁传动轮与球形胎不接触。轴穿过磁传动轮的中心并与其固定,所述轴与动力机的功率输出轴联接,动力机与转向柱或磁屏蔽体固定。
动力机驱转磁传动轮,磁传动轮通过磁力传转圆球壳及球形胎。转向柱受车的转向机构驱动,连同动力机、磁传动轮及轴、磁屏蔽体、永磁体、滚珠架、滚珠、圈一起,相对圆球壳及球形胎滑转,从而改变圆球壳及球形胎的运转方向,达到使车灵活运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车用所述磁力球形车轮,简单地操控,就能实现原地转动和任意平行移动;车行驶灵活,节约停放车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磁传动轮7及轴7-1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磁传动轮7及轴7-1的另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示。用磁性材料(比如A3钢、10号钢等)制作圆球壳1。在圆球壳1外包结球形胎2(用橡胶或复合材料或充气圈等)。弧网形滚珠架3及其滚珠4夹住球形胎2。弧片形永磁体5搂住滚珠架3上的所有滚珠4。在永磁体5上表面联结磁屏蔽体6。滚珠架3的下端、永磁体5的下端、磁屏蔽体6的下端用圈9联接。在磁屏蔽体6上开窗口。在滚珠架3和永磁体5上也有与磁屏蔽体6上窗口对应的开口。在磁屏蔽体6的顶部垂直联接转向柱8。磁传动轮7的一部分依次穿过磁屏蔽体6的窗口、永磁体5上和滚珠架3上所述开口且不接触,磁传动轮7的外圆与圆球壳1配成非接触的磁传动副。磁传动轮7与球形胎2不接触。轴7-1穿过磁传动轮7的中心并与其固定,轴7-1与动力机(电机、内燃机等,图中未画)的功率输出轴联接,动力机与转向柱8或磁屏蔽体6固定。
磁传动轮7及轴7-1的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2示。磁传动轮7由若干一号永磁块7-3、若干非磁性块7-4交替固结于导磁圆盘外圆7-2的外圆构成。一号永磁块7-3沿径向充磁,且相邻的一号永磁块7-3极性沿外圆相反排布。如图3示,磁传动轮7的母线为弧线。
磁传动轮7及轴7-1的另一种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4示。磁传动轮7由若干二号永磁块7-5固结于导磁圆盘外圆7-2的外圆构成。二号永磁块7-5沿径向充磁,且相邻的二号永磁块7-5极性沿外圆相反排布。或者,将以整体永磁环沿圆周分区成二号永磁块7-5状且沿径向极性交替充磁,然后固套于导磁圆盘外圆7-2的外圆构成磁传动轮7。如图5示,磁传动轮7的母线为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3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式水冷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水冷风冷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