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5021.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榕杰;赵雪;韩枝宏;薛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B02C15/00;B02C23/1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煤粉制备指的是将块状原煤研磨成一定细度的煤粉,以提供各式煤粉给锅炉、加热炉、水泥窑、炼钢高炉。煤粉制备装置一般由热源、原煤输送机、烘干机、磨煤机、除尘器、风机、煤粉管道、风管、烟囱等构成。
如授权公告号CN 205481082U,名称为“一种煤粉制备系统”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煤粉制备系统,包括热源装置、烘干装置、磨粉装置、集粉器和鼓风机、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热源装置为烘干装置提供热能,烘干装置的烟气出口端与布袋除尘器的烟气进口端相连;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出口端与引风机相连;烘干装置的干燥原料送入磨粉装置,磨粉装置的风粉混合物出口端与集粉器的风粉混合物进口端相连,集粉器的风粉混合物出口端与鼓风机的进口端相连,鼓风机的出口端与磨粉装置的风粉混合物进口端相连,磨粉装置、集粉器、鼓风机之间形成封闭的研磨循环系统,还包括平衡风管,鼓风机的出口端又通过平衡风管与布袋除尘器的烟气进口端相连。
上述专利中的煤粉制备系统,煤粉的烘干与研磨分两道工序进行,工艺流程较多,需要较多能耗,而且从引风机排出的尾气含有较多热量,难以充分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流程少、能够节省能耗的煤粉制备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煤粉制备装置,包括热源装置、原煤供应装置、磨煤装置、煤粉收集装置、引风机以及煤粉仓,原料供应装置的出料端与磨煤装置的进料端衔接,磨煤装置的出料端与煤粉收集装置的进料端衔接,煤粉收集装置的出料端与煤粉仓的进料端衔接,所述热源装置为烟气供应装置,烟气供应装置的出气端连接至磨煤装置的研磨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烟气回收管道,烟气回收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烟气供应装置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烟气供应装置包括煤粉储存系统、热风炉、配风室以及烟道管,煤粉储存系统的出料端与热风炉的进料端衔接,热风炉的出风端与配风室的进风端衔接,烟道管的一端与配风室的出风端衔接,另一端与所述磨煤装置连通,所述烟气回收管道连接至烟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脱硫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煤粉收集装置包括旋风收集器和袋式收集器,旋风收集器的进料端与所述磨煤装置的出料端衔接,袋式收集器的进料端与旋风收集器的出气口衔接,袋式收集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端衔接,旋风收集器的出料口和袋式收集器的出料口均连接至所述煤粉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原煤供应装置包括储煤厂房、原煤仓以及设置在储煤厂房与原煤仓之间的皮带输送机,储煤厂房的给煤端与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衔接,皮带输送机的出料端与原煤仓的进料端衔接,原煤仓的出料端与所述磨煤装置的进料端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磨煤装置为立式磨煤机,立式磨煤机的进料端和立式磨煤机的出料端均设置在立式磨煤机的上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在磨煤的同时利用烟气供应装置的热风(热烟气)将煤里面的水分烘干,即边磨边烘干,工艺流程短,一次即可生产出合格煤粉,热风既是干燥剂,同时也是携带输送煤粉的介质,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流程短、效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过设置烟气回收管道,将引风机出口的尾气(低氧,含有热量,在50-80度)引入烟气供应装置,实现了烟气的循环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其中烟气供应装置未全部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其中原煤供应装置未示出);
图中:
10-热源装置11-煤粉储存系统
12-热风炉13-鼓风机
14-配风室15-烟道管
20-磨煤装置30-煤粉收集装置
31-旋风收集器32-袋式收集器
40-引风机41-烟囱
42—脱硫塔 50-煤粉仓
51-除尘器60-烟气回收管道
61-低氮燃烧回流管70-气力输送系统
80-原煤供应装置81-储煤厂房
82-受煤斗83-电磁定量给料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5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涂装闪干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