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5522.5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才;谭新容;周吉洲;韦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528445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高平工业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有关,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如中国第CN2870215Y号实用新型专利,其揭露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包括一基部、一与基部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弹性平板,并于弹性平板上弯折一接触部,而基部的侧边向上弯折有二支撑臂,二支撑臂延伸至弹性平板顶面并扣合于其上,藉以限制弹性平板与基部间的距离不会超出所预设的一定距离。然而,此种现有的接触端子在弯制的模具费用上较高,且二支撑臂在折弯的部位上也较容易因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回复,以致弹性平板可能将接触部向上大幅弹出,而使弹性平板超出与基部间的预设一定距离,因此其结构强度也较差而不稳定。
又如中国第CN103972675A号发明专利,其揭露一种「天线连接器端子」,包括一焊接基板、二分别自焊接基板的二侧边向上延伸的侧翼片、一自焊接基板后端延伸的电性接触弹臂、以及二分别形成于电性接触弹臂二侧的预压限位元件,并于二侧翼片上分别设有一窗口,而二预压限位元件即位于二窗口内,以对电性接触弹臂进行朝向焊接基板方向的预压。上述现有的端子在弯制上虽然可以降低模具费用,同时在限位上也能稍微解决反弹幅度过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二侧翼片仍有可能因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向外回复,且所回复的量只要超出二侧翼片的厚度,即使得二预压限位元件无法对电性接触弹臂进行朝向焊接基板方向的预压作用,因而造成其结构上的失效,终究在结构上仍然无法提供良好的强度及其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可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及其稳定性,避免现有端子因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向外回复导致反弹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可在不增加模具费及其它成本上达成上述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底部、以及二由该底部向上延伸且彼此间隔相距的侧部,该二侧部上分别设有一开孔;以及
一接触弹臂,具有一弹性部与一接触部,该弹性部由该底部延伸而出且朝向该二侧部间弯曲,该接触部由该弹性部延伸至该二侧部间相对远离该底部的位置上,且该接触部相对于该二侧部的边缘上分别朝向该二开孔延伸一突缘;
其中,该二突缘抵靠于该二开孔的上缘处,并于该二侧部相邻于该二开孔的上缘的部位分别形成一限位肋,且该二限位肋朝向彼此而呈突出状。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基座与该接触弹臂由一金属片一体成型。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基座呈一U字形。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弹性部依序具有一第一延伸段与一第二延伸段,并于该第一、二延伸段之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一弹性段。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第二延伸段与该接触部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二弹性段。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接触部上设有一突起的导接部。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二限位肋由其外壁分别向内打凹而形成所述突出状。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二限位肋内壁间的距离小于该二侧部内壁间的距离。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各该侧部外壁至各该限位肋内壁间的距离为各该限位肋与各该突缘彼此间的干涉间距,且所述干涉间距大于各该侧部的厚度。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各该突缘外侧与各该侧部外壁切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作动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示意图;
图4图3的4-4断面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基座1
底部10 侧部 11
开孔110限位肋 111
接触弹臂2
弹性部20 第一延伸段 200
第二延伸段201第一弹性段 202
第二弹性段203
接触部21 突缘 210
导接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山)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5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卡缘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