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与胶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5587.X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与胶条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性能规格不断提升,与之配套的模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液晶面板的主流分辨率已经达到了FHD级别,4K、2K产品也崭露头角,分辨率的提升导致穿透率的下降,对背光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背光亮度的手段有很多,比如提高LED亮度,提高导光板网点镜面度等。
现有技术中胶框通常为白色或黑色,如图4~5所示,LED点亮后,大部分光从出光面进入导光板,部分未进入导光板的光在LED槽内经过多次反射后,有的进入导光板,有的被软性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附着的胶层吸收,有的损耗在空气传播路径中,造成了光源浪费,也变相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与胶条的结构,改变目前传统导光板与胶框的搭配方式,使LED未直接进入导光板部分的光更快进入导光板,减少多次反射带来的损耗。
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板与胶条结构,包括导光板、胶框,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长方形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为LED容纳槽。将LED置入LED容纳槽中,使LED发出的未直接进入导光板部分的光更快进入导光板,减少多次反射带来的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长方形凸起的材质为导光板。
作为优选,所述导光板与长方形凸起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LED发光面与导光板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为0~0.3mm,优选0~0.1mm。
作为优选,LED与凸起侧边距离为0~1mm。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与导光板主体连接处为倒圆角或切角,倒圆角或切角有利于LED光进入导光板。
作为优选,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为0~1mm,优选0~0.5。
作为优选,所述切角O为0~1mm。
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减少了反射次数,增加光利用率,提高背光亮度,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实用性强,无成本变化,提高亮度同时也变相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与胶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与胶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LED散射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导光板与胶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现有技术LED散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1为导光板,2为胶框,3为凸起,4为LED容纳槽,5为LED。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导光板与胶条结构,包括导光板、胶框,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长方形凸起,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的凹槽为LED容纳槽。所述长方形凸起的材质为导光板,所述所述导光板与长方形凸起为一体成型。LED发光面与导光板入光面之间的距离H为0~0.3mm,优选0~0.1mm,LED与凸起侧边距离W为0~1mm。
所述凸起与导光板主体连接处为倒圆角或切角,倒圆角或切角有利于LED光进入导光板,所述倒圆角的半径R为0~1mm,优选0~0.5,所述切角O为0~1mm。
如图3所示,将LED置入LED容纳槽中,使LED发出的未直接进入导光板部分的光更快进入导光板,减少多次反射带来的损耗,通过将LED放入导光板围成的LED容纳槽中,减少了反射次数,增加光利用率,提高背光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5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