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升降给水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5697.6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1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庆波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27/02;F16K27/12;F16K31/60;F16L29/00;F16L5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昭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9 | 代理人: | 吕玉健 |
地址: | 253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升降 水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
背景技术
给水栓是农田管道灌溉工程中由地下管道向地面田间垄沟及畦田输水配水的装置。在田间平均5-8亩设置一处,面广量大,是农民群众使用最频繁的管道灌溉工程附属设施之一。目前,工程实际中,传统的给水栓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传统的给水栓大多安装于畦田内部,地面以上,影响农机耕作的问题极为突出,因影响耕作导致被农机碰坏的现象极为普遍。
二是外压止水,松动漏水现象极为普遍,每逢灌溉季节需逐一检查是否关紧,费工费时,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开启扳手极易仿制,群众随意开启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灌水轮灌制度难以维持,难以实施有序灌溉。
四是功能单一,只能开启和关闭,不具备自动关闭,用水量统计,多向出水,进气排气,保护管道等综合功能。
五是无计量设施,无法计量水量到户,无法按用水量收费到户。
六是保护装置多位现场砌筑、费工费时,占用农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包括升降筒、导向筒、上栓体、下栓体、进排气阀和支架,其中,
所述升降筒置于所述导向筒内部,以导向筒为轨道上下伸缩升降;所述导向筒内底部设有止水板,所述止水板与所述升降筒配合,用于实现给水栓的开启和关闭;上栓体底部设有与地下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用于形成地面输水供水的固定装置;
升降筒为带有弯头的圆管状结构,顶部设有启闭把手及出水口,出水口端部设有快速接头卡扣,升降筒底部外侧设有止脱台;
导向筒与上栓体为一体式结构,其顶部设有止水压盖;上栓体底部与下栓体顶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法兰盘和法兰;
进排气阀顶部设有第一进排气孔,所述阀体的内腔设有浮球,所述阀体底部设有浮球支架及第二进排气孔,所述浮球支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止水压盖与所述导向筒通过螺纹连接,并设有第一橡胶止水件。
优选地,所述止水板顶部设有第二橡胶止水件,所述第二橡胶止水件与所述止水板胶粘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外侧设有支架固定圈,所述支架固定圈与所述上栓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筒外侧设有用于起保护作用的砼保护筒。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升降给水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管道正常运行、充满水压的状态下,升降筒能够按压回落到地面以下,可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水栓升降筒在管道正常运行期间不能回落的问题;
2、止水原理非常简单,提起升降筒即可开启灌溉,回落升降筒即可关闭;
3、整套装置安装于田间固定畦埂处,并用砼保护筒保护,不会影响农机耕作;
4、砼保护筒为装配式结构,可彻底解决传统给水栓保护墩现场砌筑,费工费时,占用农田的问题;
5、升降筒可任意方向供水,解决了传统给水栓只能单一方向供水的问题;
6、升降筒出水口设有快速接头卡扣,输水软管的一端与快速接头帽粘接固定,灌溉时,出水口可与输水软管快速连接,解决了传统出水口与输水软管现场绑扎连接,既麻烦又漏水的问题;
7、栓体内设有进排气阀,可排出管内空气,有效防止水锤冲击和回水负压对管道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排气阀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出水口、连接软管、快速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把手
2出水口
3橡胶止水件
4止水压盖
5升降筒
6导向筒
7上栓体
8法兰盘
9橡胶止水件
10 法兰
11 下栓体
12 止水板
13 进水口
14 螺栓
15 橡胶止水件
16 止脱台
17 进排气阀
18 进排气孔
19 橡胶止水件
20 支架固定圈
21 支架
22 进排气孔
23 浮球支架
24 浮球
25 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庆波,未经宋庆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5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