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亚临界萃取脱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5818.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祁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装置,尤其涉及亚临界萃取脱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亚临界萃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最初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植物油脂的萃取。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目前亚临界萃取技术已的主要应用领域有:1、以大豆、花生、核桃、小麦胚芽、葡萄籽、杏仁、牡丹籽、亚麻籽等为代表的植物油提取领域;2、以万寿菊叶黄素、辣椒红色素为代表的植物色素提取领域;3、以玫瑰、十香菜、沉香、檀香、茴香、大蒜等为代表的植物精油提取领域;4、灵芝孢子油、微生物油提取领域;5、烟草提取尼古丁及焦油前体物领域;6、原羊毛脱除羊毛脂领域;7、以茶叶、烟叶、中草药为代表的脱除农药残留领域;8、以五味子、南瓜子、艾草等为代表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领域;9、以黄粉虫、蚕蛹为代表的昆虫类脂质的脱除;10、以鲟鱼、鱿鱼为代表的鱼虾类油脂成分的脱除等。
高于溶剂沸点温度但低于溶剂临界温度的温度区间,被定义为溶剂的亚临界状态,这也是溶剂气体的液化状态,以此状态的溶剂对物料进行萃取,被称为亚临界萃取。专利号为ZL90108660.6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化石油气浸出油脂工艺》,属于最早的亚临界萃取专利。通常情况下,亚临界溶剂有丙烷、丁烷、异丁烷、二甲醚、R134a(1,1,1,2-四氟乙烷)和液氨等,萃取物料使用的萃取罐是完整萃取工艺中的一个关键设备,目前萃取罐通常采用卧式罐,这种结构的萃取罐已有百余台在使用,罐内有搅拌,罐下部有加热夹套,罐底有出萃取液的滤板,罐底结构限制了过滤面积,过滤面积过小使萃取液流出困难,如果逆流萃取四次就要打出四次萃取液,每次都浪费很多时间,由于过滤效果差,很多时候萃取液不能打完,影响了萃取效果;加热夹套传热面积小,萃取后的物料脱溶时间长,为了传热罐内的搅拌不停地翻动物料,产生大量粉末,有时达到了预定的脱溶时间溶剂却没有脱除干净,带溶剂的物料排出萃取罐,进入下道工序,粕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溶剂造成了安全隐患;对于粉末度大的物料,因萃取液极难打出,卧式罐是不能萃取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萃取液过滤面积从而增加萃取效率的亚临界萃取脱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亚临界萃取脱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立式萃取罐和卧式脱溶器,立式萃取罐包括搅拌装置、竖向设置的圆筒形罐体和分别设置于圆筒形罐体上下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下封头为上大下小且上下两端开口的锥形壳体,搅拌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立轴和设置于立轴上的上搅叶与下搅叶,上搅叶位于圆筒形罐体内,下搅叶位于下封头内;上封头上端开设有溶剂进口、降压口、第一真空口、进料口和压力平衡口;下封头内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滤板,锥形滤板的锥度大于下封头的锥度,锥形滤板上边沿与下封头内壁贴合并密封连接,锥形滤板下边沿与下封头内壁之间的间隙密封设置,锥形滤板与下封头内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为储液腔,下封头侧壁上开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萃取液出口,下封头侧壁的底部上开设有底液出口,下封头内设有将底液出口覆盖的滤筒;卧式脱溶器包括横向设置的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的推料叶,筒体上设有湿粕进口、第二真空口和设置于筒体下端的出粕口,下封头的下端开口通过第一闸阀与筒体的湿粕进口连接,筒体外套设有加热套。
所述推料叶包括叶片和横向设置的推料轴,叶片一端与推料轴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内壁接触但不产生相互作用力。
所述叶片的数量为2~4片。
所述叶片与推料轴之间的夹角为0.5~10°。
所述锥形滤板的锥角比下封头的锥角大0.5~20°。
所述锥形滤板为栅板结构或金属筛板,栅板结构的栅缝为0.05~2mm。
所述立式萃取罐的数量为1台或多台,当立式萃取罐的数量为多台时,各立式萃取罐分别独立的与卧式脱溶器连接,且各个立式萃取罐的压力平衡口相互连通。
所述上封头为椭圆形壳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可靠,使用范围广,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立式萃取罐内衬式的锥形滤板可以加大到工艺要求的过滤面积,克服了萃取液打出慢的弊病,提高了萃取罐的生产效率;足够大的萃取液过滤面积,使粉末状物料能够在本实用新型完成亚临界萃取,如辣椒粉、可可碎末、米糠等可以不必造粒直接进入本实用新型进行萃取;独立的卧式脱溶器不但加大了加热面积,而且快速腾空了萃取罐,提高萃取罐的利用率。萃取与脱溶分设成两台设备,解决了萃取罐结构上的设计冲突,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5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