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7794.9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任重;李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10 | 分类号: | B65H54/10;B65H54/54;B65H7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8 | 代理人: | 孙威,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便携式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生产、出厂、交接和投入运行时都要进行高压试验。高压试验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依靠相关的检测仪器,采用模拟的方法检验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缺陷,从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高压试验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测试线缆,试验结束后又需要将线缆卷齐妥善放置,以备下次试验时能快速放线,因此每次试验时卷线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制一种可实现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线盘大多为固定式,只能实现一线一盘”,在完成卷线后不能将线缆成卷卸下,以备线缆成卷装箱,由于高压试验线缆数量和种类较多,如果为每组线缆准备一个线盘,反而将大大增加试验人员的搬运负担,提高了试验成本。此外,虽然市场上也有少量的可拆装式线盘,但拆装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大多不利于线缆的成卷卸下,阻碍了现场高压试验的快速有效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能够大幅提高收线的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及时间成本;避免高压试验现场绕线回收过程中的磨损和老化现象,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质量轻,拆装简单,便于搬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支撑轴;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轴上的第一卷线圆盘,第一卷线圆盘上设有第一穿孔;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卷线圆盘上第二卷线圆盘,第二卷线圆盘上设有与第一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穿孔,其中:第一穿孔中的一紧固件与第二穿孔中的另一紧固件相连将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连接为一体。
其中,第一穿孔中的紧固件与第二穿孔中的另一紧固件为紧固螺钉,弹性元件可拆卸地套接在第一穿孔中的紧固螺钉和第二穿孔中的紧固螺钉上。
其中,弹性元件为皮套或皮筋。
其中,支撑轴的端部设有卡孔;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还包括:与卡孔相适配的卡件,卡件卡持在卡孔中将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限位在支撑轴上。
其中,卡件呈X形。
其中,支撑架为空心铁管结构,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分别由有机塑料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卷线圆盘和/或第二卷线圆盘呈圆环状,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的中部设为中空并设有能够与支撑轴相适配安装的固定杆。
其中,第二卷线圆盘上设有用以连接线缆接头的线夹孔。
其中,第二卷线圆盘上设有用以带动第二卷线圆盘和/或第一卷线圆盘旋转的手动执手。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第一穿孔中的一紧固件与第二穿孔中的另一紧固件相连可将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连接为一体,进而使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实现可拆卸,能够实现“一盘多线”循环卷线的结构,能够大幅提高收线的作业效率,可有效降低试验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第二、线盘能够降低避免高压试验现场绕线回收过程中的磨损和老化现象,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
第三、结构精简,便于操作和搬运;卷线圆盘和支撑架采用较轻材料制成,既能满足循环卷线的需求,又能大大减轻现场试验人员的搬运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支撑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支撑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的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相对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循环卷线的便携式线盘结构的第一卷线圆盘和第二卷线圆盘装配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