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成像设备的放射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9638.6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平;顾笑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10;A61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成像 设备 放射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学成像设备的放射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成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件性能,特别是核心的探测器子系统性能会发生漂移。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提高检查的准确性,需要定期使用放射源对其进行各种校准标定与校正。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PET)为例,定期的校准标定与校正需要使用正电子核素药物。一种是使用18F-FDG液体源。18F-FDG液体源一般都需要配合模体使用。另外,18F-FDG液体源每次使用都需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操作非常不便。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棒源。棒源存储在设备之外的屏蔽体中,需要时由操作人员从屏蔽体中取出,手动安装在设备旋转环上,使用完成后,再手动取回。人工操作不仅给操作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额外辐射,同时也影响设备的校准和校正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利用放射源进行医学成像设备校准及校正所存在的操作不便、校准和校正效率低及辐射损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放射源控制装置,所述医学成像设备包括设有扫描孔的机架和扫描床,所述扫描床用于支撑放射源控制装置,所述放射源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屏蔽体内的丝杆、滑块和放射源,所述丝杆沿所述扫描孔的轴向延伸,所述放射源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套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末端连接至第一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射源控制装置还包括旋转轴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轴的末端连接至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旋转轴通过旋转臂带动所述放射源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体包括第一屏蔽体,所述第一屏蔽体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扫描孔的轴向延伸,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导向结构,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体还包括第二屏蔽体,所述第二屏蔽体在朝向所述放射源的面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所述放射源提供运动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朝向所述扫描孔的末端具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一个面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收容所述放射源,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且第三凹槽在沿轴向的两相对端为封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放射源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扫描床靠近机架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臂为曲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屏蔽体、第二屏蔽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放射源控制装置安装在扫描床上,在对人体进行扫描中,利用屏蔽体对放射源进行有效安全的屏蔽,在进行医学成像设备的校准及校正时,可以控制棒源从屏蔽体内伸出,具有操作便捷、无辐射损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医学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放射源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使用医学成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扫描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医学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扫描孔2的机架1和扫描床3,扫描床3用于支撑放射源控制装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放射源控制装置4安装在扫描床3靠近机架1的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9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