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其触控导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0885.3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施海标;许建勇;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显示屏 组件 及其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其触控导电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控屏电子装置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一般来说,薄膜式触控屏电子装置通常为单面线路双层薄膜或双面线路单层薄膜结构。
因为双面线路单层薄膜采用单层薄膜结构,在结构上可以实现薄型化设计。但是,双面线路单层薄膜因在绑定位置有正反面的引脚,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因正反对位绑定的要求,需要在绑定作业过程中将薄膜材料反转,导致绑定作业对位难、过程复杂,对绑定设备的技术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优化绑定作业、降低绑定设备的技术要求的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其触控导电膜。
一种触控导电膜,包括:
透明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及背向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表面;
第一电极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连;
第一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相连;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二表面;
第二电极引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连;及
第二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透明基材对应所述第二引脚处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连接件,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绝缘保护层,覆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一电极引线表面;
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粘结层围绕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的边缘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的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附着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间隔设置;
第二绝缘保护层,覆设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引线表面;及
第二粘结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围绕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的边缘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的边缘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附着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脚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引脚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透明基材对应每一第二引脚处开设的通孔相互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引脚,所述连接件延伸至贯穿所述第二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宽度,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件相连。
一种触控组件,包括: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四引脚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及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导电膜,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相互绑定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四引脚相互绑定以实现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电 胶层;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四引脚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电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贯穿至所述第二导电胶层,所述连接件延伸至贯穿所述第二引脚以与所述第四引脚直接相连接。
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
显示屏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组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触控组件层叠设置。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屏。
上述触控组件及其触控导电膜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透明基材对应第二引脚处开设通孔,再在通孔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连接件,使位于第二表面的第二电极引线的端部通过通孔内形成的导电的连接件与位于第一表面的第二引脚电连接,由于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均位于第一表面,因此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时,无需将触控导电膜进行反转,优化了绑定作业,减少了绑定作业时间,降低了绑定设备的技术要求,减少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触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0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
- 下一篇:移动终端和接近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