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部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1612.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裴玉哲;刘杰;王定远;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姜楠楠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降温 装置 | ||
1.一种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部,其具有容纳腔;
一对弧形支架,构成为与所述收容部的两端连接,且与所述收容部共同形成具有开口的环状体;
第一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收容部的容纳腔中,其具有产生冷量的第一冷端面和产生热量的第一热端面;
第一传冷部,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冷端面的冷量传递到至少一个所述弧形支架;以及
第一冷却液箱,其内填充有冷却液,配置成吸收所述第一热端面的热量;且
所述第一冷却液箱为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热端面共同限定形成填充冷却液的密封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弧形支架由位于内侧的导热片体和位于外侧的保温外壳组成;且
所述第一传冷部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冷端面的冷量传递到至少一个所述导热片体,以通过所述导热片体散发冷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冷部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冷端面的冷量传递到一个所述弧形支架;
所述颈部降温装置还包括:
第二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所述收容部的容纳腔中,其具有产生冷量的第二冷端面和产生热量的第二热端面;
第二传冷部,配置成将所述第二冷端面的冷量传递到另一个所述弧形支架;以及
第二冷却液箱,其内填充有冷却液,配置成吸收所述第二热端面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冷部为至少一根弧形热管,每根所述弧形热管与所述导热片体的外侧表面热接触地沿所述外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冷端面,以将所述第一冷端面的冷量传递至所述导热片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热管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导热片体的外侧表面的上部和下部热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热管为扁平弧形热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散热孔,以将所述第一冷却液箱和所述第二冷却液箱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中还设置有:
蓄电池,用于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供电;和
电源切换器,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所述电源切换器与所述蓄电池和市电电源连接,以由所述蓄电池或所述市电电源向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部的上侧表面上设置有调温开关,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功率;且
所述收容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用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16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肢骨折外固定支具
- 下一篇:一种避免周边离焦的防治近视眼罩、眼镜及读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