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自动连续换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187.7 | 申请日: | 2016-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崔亮;蒋小娟;谭伟;武边;纪帆;张慧;刘红杰;李兰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射线 荧光 光谱仪 自动 连续 换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自动连续换样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环境也越来越重视,RoHS法规《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以及越来越多的其他法律法规,都对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环氧模塑料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材料,也受这些法律法规的约束。此外电子封装行业逐步将用无卤环氧模塑料取代传统的含有溴锑的环氧模塑料。这些要求,需要环氧模塑料在出货前对产品进行有害物质检查,以确保出货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否则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的风险。为了确保生产不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我们对原材料也要做相关的监控。从测试成本考虑一般会选用简单快速的XRF设备进行对样品进行分析,并做判断。由于XRF是会发出X射线的,因此此类设备的样品室盖需要能够防止X射线泄露。测试时每测试一个样品都用开关样品室盖。大量的样品,反复的开关样品室盖,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和大量的X射线的外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增加仪器的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测试时需要反复的开关样品室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自动连续换样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自动连续换样器,包括置于样品室中的圆盘状的定位转盘、沿着所述定位转盘周向均匀开设的样品定位孔、固定于所述定位转盘中央的减速电机、固定于所述定位转盘下表面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样品定位孔圆心连线的中央,所述定位转盘的下方的样品室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样品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带有自锁功能的继电器以及启动按钮;
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定位块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上的触点为常开触点,所述微动开关为常闭开关;
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继电器上的所述常开触点串联后,再与所述启动按钮并联;
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继电器上的线圈位于总干路上并电性连接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样品定位孔至少为均匀分布的3个。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转盘上的多个定位孔的设置,可以将多个样品同时放进样品室中进行检测,从而减少开关样品室盖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X射线由于开关样品室盖造成的泄漏,从而降低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并且延长了样品室中闭合传感器等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利用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制作简单,费用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自动连续换样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定位转盘,2、样品定位孔,3、减速电机,4、定位块,5、微动开关,6、继电器,601、常开触点,7、启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