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网网板水动力性能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3122.4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2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黄洪亮;刘志东;陈帅;李灵智;唐峰华;吴越;杨嘉樑;屈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网 网板水 动力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网网板水动力性能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拖网网板水动力性能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拖网网板是拖网生产作业中实现渔网水平扩展的重要构件,其水动力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渔获量和捕捞效率的重要因素。水流对网板的水动力可分解为与网板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扩张力和与网板运动方向相平行的水阻力,其中网板的扩张力起到扩张网具、增加扫海面积的作用,而扩张力与水阻力的比值则是衡量网板扩张效率重要参数。目前关于拖网网板水动力学特性的测试方法有数值模拟和水槽模型实验的方法。根据渔具的实际作业环境,采用水槽模型实验的方法比较理想。为了评估现有拖网网板性能或设计新型拖网网板,根据渔具模型试验相似准则制作小尺度的渔具模型,并将其置于同渔具的实际作业环境相似的条件下,观察和测定其呈现的形状和受力情况,借以推断它所代表的实际渔具在作业时的真实情况。水槽模型试验可预测或验证渔具的性能和合理性,取得设计、改进拖网网板和调整拖网网板使用方法的科学依据。
目前在渔具模型实验中,渔具模型一般由1根支架固定,直接连接三分力或六分力传感器,或由3根支架固定,分别连接阻力传感器、升力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渔具渔具模型的位置调节装置”(ZL2013201457119)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动调节渔具模型实验工况的装置”(201520794333.6)均采用单一支架固定渔具模型的方法。由于单一支架强度较差,在测试中当水流速度较大时,会出现固定支架向后方倾斜的情况。当渔具模型发生倾斜时,迎流面积随之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精度。而且需要根据倾斜角度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工作量较大。多支架结构干扰量偏大,结构较为复杂,不宜维护。最终结果需要根据不同坐标系进行换算,影响测量效果,且存在对不同模型的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网网板水动力性能的测试装置,避免渔具模型在水流中运行时发生倾斜,保证测试的精确性,提高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拖网网板水动力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两条X向导轨、三条Y向导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平台、第二传感器平台、旋转台、模型固定支架、固定转环、钢丝线、翼型支架和渔具模型,所述Y向导轨可滑动式垂直安装于X向导轨上,所述第一传感器平台的两端滑动式安装在两条Y向导轨上,所述旋转台安装在第一传感器平台上方,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于第一传感器平台的下方,所述模型固定支架上端安装到第一传感器、下端与渔具模型安装固定,所述第二传感器平台的两端滑动式安装在两条Y向导轨上、沿X向与第一传感器平台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在第二传感器平台的下方,所述翼型支架的上端安装到第二传感器、下端与渔具模型的下端面平齐,所述固定转环的内环与渔具模型的底部连接,所述钢丝线一端与固定转环的外环连接、另一端与翼型支架的下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翼型支架的横截面呈流线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X向导轨安装在试验水槽的池壁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X向导轨的安装方向与水流方向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翼型支架为伸缩式支架并设有长度固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采用三分力传感器。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对渔具模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测试过程中,当水流流速过高导致模型固定支架向后方倾斜发生变形趋势时,通过底部钢丝线的牵引作用,使渔具模型保持垂直状态,减小实验误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实施容易,避免了因模型固定支架变形产生的实验误差,省去模型固定支架的变形修正数据处理环节,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倒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线的连接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3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