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式接线杆内导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6802.1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艾超;郝翠甲;施伟;佘世洲;刘辉;孙英;李友明;郝子辰;宋晶;焦轶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接线 导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接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接线杆内导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高空测量工作是重要工作任务之一,而高空接线杆具有使用方便、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登高作业给测试人员带来的安全风险等优点,从而在电力系统的测量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高空测量工作。
现有的高空绝缘杆大多为多节绝缘杆头尾连接后配上测试导线而成,或内部带有导电电极的多节绝缘杆头尾连接而成。然而现有的连接测试导线的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式接线杆内导线安装结构,本安装结构使用方便,接线牢固可靠,为检修试验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伸缩式接线杆内导线安装结构,包括与测试导线相连接的接头及导线转接固定装置,所述的导线转接固定装置设于接线杆的顶端,所述的接头安装在导线转接固定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的导线转接固定装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缘处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的接头安装于安装孔内的绝缘套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为非圆形孔,所述接头的与安装孔相接触的位置的形状呈相适配的非圆形。
优选的,所述的接头包括上接头及下接头,所述的上接头连接上测试导线,所述下接头连接下测试导线,所述的上接头与下接头彼此连接并将上测试导线和下测试导线导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上接头与下接头的接触面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上接头与下接头通过螺帽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接头压靠在下接头的上部,上接头的外侧设置有凸部,下接头上设置有外螺纹,螺帽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帽压设在上接头的凸部处,并与下接头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上接头与上测试导线以及下接头与下测试导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所述的上测试导线和下测试导线通过接头导通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导线,所述测试导线分别设置为电压测试导线和电流测试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转接固定装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为非圆形孔,从而安装在安装孔处的接头不能转动,防止了测试导线在测试工作中因转动而产生的纠缠现象,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接头、下接头之间的接触面为半球形等圆弧形状,从而上下接头间接触紧密且接触面大,接触电阻小,当用于测量电力设备接触电阻时,对测试结果误差较小。
3)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头由上接头、下接头以及螺帽构成,上接头、下接头分别连接上测试导线和下测试导线,并通过螺帽紧密的压靠连接成一个整体。接头则安装在导线转接固定装置的安装孔上,导线转接固定装置再紧紧地安装在绝缘杆的顶部,工作时上测试导线上端连接接线线夹,下测试导线下端连接测试仪器。从而本实用新型便于测试导线的安装和拆卸,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伸缩式接线杆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均为伸缩式接线杆处于伸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锁紧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绝缘杆上的导向槽和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8为绝缘杆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接头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导线转接固定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接头 11-上接头 12-下接头 13-螺帽
2-导线转接固定装置 21-安装孔 22-绝缘套
3-锁紧装置 31-上锁紧部 311-上滑块 32-下锁紧部 321-下滑块
33-外环套 34-内环套 341-导向块
4-测试导线 41-上测试导线 411-上焊点 42-下测试导线 421-下焊点
5-绝缘杆 51-杆头 511-杆头锁紧结构 52-杆尾 53-杆身 54-导向槽
541-杆身锁紧结构
a-电压测试导线 b-电流测试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6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插接端子增强结构的FPC
- 下一篇:一种双面柔性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