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8794.4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1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才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才维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按摩背部的新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背景技术便如中国台湾第103206301号“可调式简易按摩器”新型专利前案所示般,然而,该专利前案至少有以下缺点:
一、按摩位置不易掌控:因其按摩单元是通过复数弹性带穿系,而安装于固定框,故而该按摩单元在对使用者背部遂行按摩时,弹性带难免会受力的左右或上下晃动,造成使用者按摩位置须随时调整的屈就。
二、不符经济效益:其弹性带并非为一刚体,且须承受按摩单元所传递来的应力,故而该弹性带须定时更换,导致该专利前案有后续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经不断研究及测试,终实用新型出能改善上揭专利前案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轨道架,其具有一贯穿上下两端的限位空间,且纵向地在正面设有一道连通限位空间内外的剖槽;
至少一锁座,其容设于限位空间,且令该锁座仅能沿限位空间上下滑移,并在锁座设有与剖槽匹配的第一螺合部;
一中介座,其背面凹设有一能供轨道架正面插入的纵向滑槽,且通过一锁掣件而拆装于锁座的第一螺合部,用以使该中介座能沿着轨道架而调整高度;该中介座还设有左横槽、右横槽,该中介座背面对应于该左横槽、右横槽安装有左锁座、右锁座,该左锁座、右锁座具有连通内外的母螺合部;以及
二按摩元件,其设有能拆装于母螺合部的第二螺合部,以使该二按摩元件能对应的拆装于左锁座、右锁座,用以横向调整该二按摩元件的间距。
所述的按摩结构,其中:左横槽、右横槽背面宽度比正面宽度大,以控制左锁座、右锁座对应滑配于左横槽、右横槽背面。
所述的按摩结构,其中:左横槽、右横槽采用T状断面或鸠尾状断面。
所述的按摩结构,其中:二按摩元件在对应的安装于左锁座、右锁座的位置,二按摩元件背面抵靠于中介座正面,用以给予相互锁结的母螺合部及第二螺合部提供预压力。
所述的按摩结构,其中:中介座具有一贯穿正面及背面的锁孔,该锁孔与第一螺合部匹配,而锁掣件具有能穿掣锁孔的公螺合部,公螺合部能够拆装于第一螺合部。
所述的按摩结构,其中:轨道架是一铝挤型框条,限位空间断面与轨道架外周呈对称的矩形状,剖槽置中地设于轨道架正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摩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轨道架,其具有一贯穿上下两端的限位空间,且纵向地在正面设有一道连通限位空间内外的剖槽;
至少一锁座,其容设于限位空间,且令该锁座仅能沿限位空间上下滑移,并在锁座设有与剖槽匹配的第一螺合部;以及
一按摩元件,其设有能拆装于第一螺合部的第二螺合部,以使锁座能沿着限位空间而提供按摩元件调整高度,且在按摩元件处于固定高度的位置,按摩元件背面抵靠于轨道架正面,用以给予相互锁结的第一螺合部及第二螺合部提供预压力。
所述的按摩结构,其中:轨道架是一铝挤型框条,限位空间断面与轨道架外周呈对称的矩形状,槽置中地设于轨道架正面。
是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些轨道架、锁座及按摩元件的整体配置,确能大大的克服了上揭专利前案的按摩位置不易掌控、须定时更换弹性带的缺点,确实为使用者背部按摩提供一全新的新颖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整二按摩元件间距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按摩元件高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轨道架;11限位空间;12剖槽;20锁座21;第一螺合部;30中介座;31滑槽;32锁孔33;锁掣件;331公螺合部;34左横槽;35右横槽;36左锁座;361母螺合部;37右锁座;371母螺合部;40A、40B二按摩元件;41第二螺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
一能安装于墙面的轨道架10,其是一铝挤型框条,用以沿轴向的界定有一贯穿上下两端的限位空间11,该轨道架10更纵向的于正面设有一道连通限位空间11内外的剖槽12,前述限位空间11断面与轨道架10外周系呈对称的矩形状,至于剖槽12则是置中的设于轨道架10及限位空间11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才维,未经黄才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8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抗冲击复合材料外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