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槽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9584.7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磊;周华宇;袁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慧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陈宙,于晓霞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电路板加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槽刀。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逐渐走向轻、薄、短、小的时代趋势下,使得各式的电子产品体积亦逐渐缩小,这一趋势令电子产品内部的各种零件的制造、加工相对的越来越精细,要求印刷电路板的体积也随着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并且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性能越来越多,印刷电路板里的线路越来越复杂,现今为应对印刷电路板基板材料的多样化、高多层化、高密度化的市场环境变化,需要新型的印刷电路板开槽刀具。传统的印刷电路板RCF型(Router Cut Fish)铣刀刀具,若是小尺寸,因直径小,左右牙刃多,密布在直径上时,刚性差,故RCF小尺寸铣刀容易断刀。另外沟槽窄,容屑和排屑空间小,会产生排屑不顺畅,通常造成铣刀积热,从而造成槽孔品质低下或断刀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切削量大,提高排屑功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新型槽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槽刀,包括刀体,所述的刀体前端设置有圆锥缓冲面,所述的圆锥缓冲面前端设置有两条刀刃,所述的刀刃螺旋向上,且旋转方向为右螺旋,且相邻的刀刃之间形成有排屑槽,且相邻的排屑槽规格一致,所述的刀刃前端设置有两个形成夹角150°的“V”型切削面,所述的刀体和刀刃为一体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刀体末端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倒角。
所述的刀体直径0.60-1.00cm。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结构上作出强度设计,同时开槽刀具的钻尖角设计为150°可以提升开槽刀具的刚性,从而来完成开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开槽刀具可代替并胜过小尺寸的RCF铣刀,RCF小尺寸的铣刀在加工这样窄浅槽口时容易拆断,而本实用新型的开槽刀具不但不容易断,槽型品质好,而且还可以将用过的开槽刀具研磨后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满足更高硬度板材需求。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可靠耐用,便于生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体 2-圆锥缓冲面 3-刀刃 4-排屑槽 5-切削面 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槽刀,包括刀体1,所述的刀体1前端设置有圆锥缓冲面2,所述的圆锥缓冲面2前端设置有两条刀刃3,所述的刀刃3螺旋向上,且旋转方向为右螺旋,且相邻的刀刃3之间形成有排屑槽4,且相邻的排屑槽4规格一致,所述的刀刃3前端设置有两个形成夹角150°的“V”型切削面5,所述的刀体1和刀刃3为一体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刀体1末端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倒角6。
所述的刀体1直径0.60-1.00cm。
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技术上,改善了槽刀的加工硬度,150°切削面优化了槽刀的开槽效率,同时满足超硬特殊板材生产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槽刀的直径以及刃长进行变动,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可靠耐用,切削量大,槽面品质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慧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慧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9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旋铣刀
- 下一篇: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