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体及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0144.3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青富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体及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国内建设的综合管廊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韧性较差,为了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需要加厚综合管廊的壁厚,增加钢筋用量,导致建设成本较高;并且,钢筋混凝土结构过于笨重,运输较为困难。市场工程领域中塑料材料的使用主要以聚乙烯为主,但由于聚乙烯材料性能的限制,其难以用于做大口径的管廊。
如何提供一种强度高、韧性好、重量轻、耐冲击并且便于运输的大口径管体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体,该管体强度高、韧性好、重量轻,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利用了上述管体,该综合管廊可以承受来自地面的较大的压力和冲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管体,管体的材料为聚丙烯,管体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层状结构。
作为优选,管体材料为聚丙烯嵌段共聚物。
作为优选,管体包括外层、内层和肋管层;外层连接于肋管层的外表面,内层连接于肋管层的内表面。
作为优选,肋管层是沿内层的外表面缠绕而成。
作为优选,管体还包括防火层,防火层与内层的内表面连接。
作为优选,管体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管体内部空间隔开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作为优选,管体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二空间隔开形成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一种综合管廊,该综合管廊包括上述管体。
作为优选,管体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管体内部空间隔开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还设有多个弧形的支架,支架贴合于管体内壁,支架两端部与第一隔板抵接。
作为优选,相邻的支架通过沿管体轴线方向布置的连接杆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空间内还设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空间内还设有多个管道,管道沿管体轴线刚性延伸,管道连接于第一隔板。
作为优选,综合管廊还设有用于通风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一端连通于管体,另一端连通大气。
作为优选,综合管廊还设有用于铺设控制电路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连通于管体,另一端连通于设置在地面的配电箱。
作为优选,综合管廊还设有用于人员出入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一端连通于管体,另一端连通于地面。
作为优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设备间,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通到设备间内部。
作为优选,管体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二空间隔开形成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综合管廊还包括下水井,下水井包括接入管道、输送管道、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接入管道的第一端连通于地面,接入管道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输送管道连通;输送管道第一端连通于地面,输送管道通过第二连接管与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连通。
作为优选,下水井还包括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连通于接入管道的第二端,第二沉淀池连通于输送管道的第二端。
作为优选,综合管廊还包括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监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管体,由于聚丙烯材料密度小,弹性模量大,又具有较高的韧性,故由该材料制成的管体重量轻、韧性好,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综合管廊,由于采用了上述管体,故安装过程非常方便,并且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综合管廊可以承受来自地面的较大的压力和冲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综合管廊管体横向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青富,未经张青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0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水库升降式水闸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拦水坝底止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