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2031.7 | 申请日: | 201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坚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8 | 分类号: | A61F2/88;A61L31/14;A61L31/16;A61L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螺旋 血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疾病诊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血管支架是通过外科手术,于病变血管内置入物理结构的血管支架,利用血管支架的支撑作用强行恢复血管的闭塞段的导通。随着疾病治愈、身体好转,原本闭塞的血管无需血管支架亦可以保持通畅。此时,残留于血管内的血管支架通过外科手术移出会增加病人痛苦,而若是不将血管支架取出,血管支架的存在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隐患。
为此,需要一种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通过减少健康隐患的产生的血管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病人痛苦、通过减少健康隐患的产生的血管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所述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包括由可降解安全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旋状基底、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螺旋状基底外侧的药物层、化学层、及胶原蛋白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通过可降解安全金属材料制成螺旋状基底,并于该可降解的螺旋状基底外侧分别设置药物层、化学层、胶原蛋白层,形成多层结构;其中,药物层、化学层、及胶原蛋白层一方面可以基于其自身成分,于人体血管中发挥其各自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药物层、化学层、胶原蛋白层层层包覆螺旋状基底,可以有效延缓螺旋状基底的降解,更通过调整药物层、化学层、胶原蛋白层各层结构的厚度和成分,控制螺旋状基底的降解时间,以便根据病人的身体状态和预计恢复时间,合理选用本实用新型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
较佳的,用于制成所述螺旋状基底的可降解安全金属材料为镁单质、锌单质、钙单质,或镁、锌、钙中至少两者的合金;无论镁单质、锌单质、钙单质,抑或镁、锌、钙中至少两者的合金,主要材料均为镁、锌、钙,其比较温和,在降解的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安全造成困扰,同时,镁、锌、钙亦均为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分解产生的镁离子、锌离子、钙离子不但不会损害人体健康,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具体地,所述螺旋状基底呈单螺旋结构或双螺旋结构;单螺旋结构和双螺旋结构的螺旋状基底,使得该螺旋状基底的外侧面的相交点较少、大部分为简单的线条状结构,有利于药物层、化学层、及胶原蛋白层的包覆,避免具有包覆不到位而导致该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局部过早降解损毁、影响治疗效果。
具体地,所述螺旋状基底呈圆柱螺旋结构。
具体地,所述药物层、所述化学层、及所述胶原蛋白层分别依次包覆于所述螺旋状基底外侧;该药物层、化学层、及胶原蛋白层分别依次设置,使得各层结构的成分可以根据病人的状态,依次发挥其各自的辅助效果,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较佳的,所述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的内径为1mm;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置入血管后,可以展开扩张至抵顶血管内壁,以达到扩张疏导血管的目的。
较佳的,所述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的壁厚为0.02mm~0.04mm;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的壁厚较薄、占用空间较小,尽量减少对血管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置入血管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降解的螺旋血管支架100包括由可降解安全金属材料制成的螺旋状基底110、和分别设置于螺旋状基底110外侧的药物层120、化学层130、及胶原蛋白层140。结合图3所示,更具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坚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坚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2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