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和湿法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5098.6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树;王天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港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集液坑 湿法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和一种湿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加强的环保要求,各电厂的脱硫项目与主机必须同时设计施工并投产,作为脱硫系统的排放收集部分包括吸收塔(配置有集液坑)、烟囱地坑、事故浆液箱地坑、石灰石浆液制备地坑和脱水区地坑等,其设备包括地坑搅拌器、地坑排出泵、地坑液位测量装置以及相应的沟道管道阀门等设备组成。
目前,在各大燃煤厂中,用于排出集液坑内浆液的泵普遍采用长轴立式离心泵,根据长轴立式离心泵工作原理,在长轴立式离心泵启动时泵内要求充满介质,因此,现在采用的长轴立式离心泵安装于集液坑的底部,泵壳、泵轴桶及泵的出口管道都始终浸泡在集液坑的浆液中,如此,保证泵内充满浆液。
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由于长轴立式离心泵的大部分结构都浸泡在集液坑的浆液中,且集液坑(例如吸收塔集液坑)中的浆液多有腐蚀性,因此必须采用价格较高的防腐耐腐材料来制造长轴立式离心泵,但即便如此长轴立式离心泵的位于浆液液面以下的轴承和机械密封等部件将受到浆液温度和浆液侧推力的影响,也必将减少寿命;并且,由于泵设置在坑底且浸泡在浆液中,泵运行中各种缺陷故障不易察觉发现,可能造成故障扩大,其泵位于浆液下的部分的机械密封一旦泄漏损坏,被机械密封保护的轴承等部件都将浸泡在浆液中运行,通常,直到泵体出现振动和异响或是浆液在泵内压力作用下沿泵轴桶溢出,工作人员才能发现泵出现故障,严重时甚至造成轴承卡死或散架,损坏轴承室、泵轴以及中间联轴器,影响设备的经济稳定运行;另外,将泵设置在坑底且浸泡在浆液中还造成检修困难,检修时间长,在整个检修过程中还需要起重设备配合将泵部件吊起,人员和成本投入较多。
鉴于长轴立式离心泵用于集液坑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有湿法脱硫系统尝试采用价格更优惠的卧式离心脱硫泵来代替长轴立式脱硫泵,出于卧式离心脱硫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特点,卧式离心脱硫泵无法设置于集液坑内而是通常设置于集液坑一侧的地面上,并且为卧式离心脱硫泵在入口管处配置逆止阀来防止停泵时泵内介质倒流出泵,以使得卧式离心脱硫泵再次启动时,泵内充满介质,从而能够连续工作,但是,由于燃煤电厂的湿法脱硫系统集液坑内含有固体颗粒,容易造成入口管的逆止阀关闭不严,卧式离心脱硫泵的间歇启动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以及具有该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的湿法脱硫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所述自吸泵设置为高于所述集液坑,所述自吸泵包括真空罐部、离心泵部、入口管道和连接管道,所述入口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真空罐部的入口,另一端向下延伸到所述集液坑内,所述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真空罐部的出口和所述离心泵部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真空罐部的入口高于所述真空罐部的出口、所述离心泵部的入口和离心泵部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离心泵部的出口高于所述离心泵部的入口,并且所述真空罐部的出口不高于所述离心泵部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离心泵部的出口连接有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的本体高于所述离心泵部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入口管道的位于所述集液坑中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入口管道的位于所述集液坑中的一端与所述集液坑的坑底具有间隔。
优选地,所述真空管部的容积为所述入口管道的容积的5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安装于所述集液坑旁的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系统,该湿法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配置有集液坑,所述湿法脱硫系统还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集液坑的自吸泵。
优选地,所述离心泵部包括卧式离心脱硫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港发电厂,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港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5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及其排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流无刷水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