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5932.1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方贞泽;邱新娟;陈徐荣;陈永博;徐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潘朱慧,尹兵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路 插拔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力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普通端子将电气设备连接。在电力系统检修、检测或更换终端装置实施过程中,在对带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如互感器)进行电气参数测量时,因这类电气设备和元件容易产生很高的开路电势,导致电气元件和电气设备被损坏,人身安全受到伤害,而且易丢失电流信号,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设备和人身安全,当需要检修、检测或更换终端装置时,需要将该条线路断电后才能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其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可将电气设备连接,实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就能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检测或更换终端装置的目的,具有可防止电气设备烧毁,保护人员安全,防止电流信号流失的优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包含:插座;所述插座包含:设置在插座壳体内部的插座绝缘壳体;插孔件,在各个所述插孔件前部分别依次套置有第二弹簧、圆垫与绝缘套管,插孔件前端穿过绝缘压盖;所述插孔件的后部与其外侧的插座绝缘壳体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压盖设置在插座绝缘壳体前端;设置在所述插座绝缘壳体内部的导电块与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前端与绝缘压盖接触,第一弹簧后端与导电块前端接触;各个绝缘套管分别接触于导电块边缘的各个缺口使导电块得以沿绝缘套管移动,通过移动使导电块后端与圆垫接触或断开接触;所述插座的第一状态为所述导电块与圆垫接触,所述插孔件经各自的第二弹簧及圆垫与所述导电块接触形成短接,所述绝缘壳体与插座壳体绝缘。
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还包含与插座相匹配且可插拔连接的插头;所述插头包含:插头壳体、插针、前部设置有绝缘体顶板的插头绝缘体;所述插头绝缘体设置在插头壳体内部;所述插针设置在插头绝缘体上;对应所述插头与插座连接,所述插座的第二状态为所述绝缘体顶板与导电块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导电块与绝缘套管接触且与圆垫断开接触,从而使插孔件断开短接;所述插针位于插孔件内部。
当需要断开所述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时,与上述过程相反,插座回到第一状态。
优选地,所述插头绝缘体前端位于插针前端之前。
优选地,所述插针与插孔件相匹配,设置有偶数个针位和偶数个孔位。
优选地,所述插头绝缘体外侧设有的防转凹槽与所述插头壳体内侧设有的防转凸台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的绝缘体以及绝缘壳体与外壳绝缘具有防止电流开路、瞬时开路和耐压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的插头为偶数针与插座为偶数孔,具有能够使电网两两配对使用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可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检修、检测或更换终端装置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护电气设备,人员安全,保存电流信号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插头零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插座零件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的插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的插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与后端是规定以图1为准,其中,图1的左侧为前端,右侧为后端。
结合图2、图4所示,一种防开路插拔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构成如下:插头壳体11、插头绝缘体12、插针13、限位圈14、外环挡圈15、波形弹簧垫圈16及锁扣外环17;所述插头绝缘体12设置在插头壳体11内部且通过限位圈14与插头壳体11设有的限位凹槽110固定;所述锁扣外环17通过波形弹簧垫圈16和外环挡圈15与插头壳体11外部配合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5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核酸包封在脂质纳米粒主体中的方法
- 下一篇:核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