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EPS蓄电池组单个电池独立容量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9757.3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许茂仁;郑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世名门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秦月贞 |
地址: | 52842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ps 蓄电池 单个 电池 独立 容量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EPS蓄电池容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EPS蓄电池组单个电池独立容量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筑趋向于大规模,与楼宇高层化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建筑供电要求的提高。社会的信息化,建筑的现代化,使建筑对供电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一旦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也在迅速提高,后备电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来,运行经验表明,电网供电时采用两路独立的电源,若主供电线路停电,则由备用电路供电,采用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可靠,但供电线路复杂。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时,两路电源均可能发生停电事故。因此,应急电源作为独立于电网之外的备用电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之中,其重要性是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确保提供所需的应急电力,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应急电源EPS全称为Emergency Power Supply,主要由蓄电池组、充电装置、逆变装置、互投装置和系统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当电网正常工作时,由电网给负载供电,同时充电装置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电网断电后,互投装置切换至由蓄电池组和逆变装置组成的EPS为负载供电;当电网恢复正常时,又恢复电网直接为负载供电。近几年来,EPS作为一种电力电子装置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应急电力保障、消防等关系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场合和部门,以确保在发生火灾及正常电力供应中断时的应急供电。
由蓄电池及电子线路构成的应急电源往往需要一个由多个蓄电池串联组成的更高电压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成本占整个EPS成本的60%左右,EPS故障的80%是由电池组的故障引起的,其合理地进行维护与保障蓄电池的正常工作,已成为当前使用中的重要问题。若一组电池中有某一块电池突然容量变得很低,那么该组电池就有可能使整个系统遭受破坏,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蓄电池组必须定期检测,实时掌握各个单体电池的健康状态,才能防患于未然。但是,现有的EPS电源只能检测整个蓄电池组的容量,而且只能人工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将蓄电池组的故障点精确定位到具体是哪一节蓄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EPS蓄电池组单个电池独立容量检测电路,解决了手动控制蓄电池检测电路的弊端,实现对单个蓄电池容量的独立自动精确测量,而且能将蓄电池组的故障点精确定位到具体是哪一节蓄电池,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电路简洁、可靠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EPS蓄电池组单个电池独立容量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由被测蓄电池组、继电器、恒流负载电路、单片机自动控制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单片机自动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与所述被测蓄电池组进行连接,所述被测蓄电池组由若干个蓄电池串联组成,每相邻两个蓄电池之间均串联有一继电器,且每个蓄电池的正极均通过另一继电器与所述恒流负载电路相连,其中第一个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最后一个蓄电池的正极作为整个蓄电池组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蓄电池组由蓄电池BT1、蓄电池BT2、蓄电池BT3串联组成,蓄电池BT1与蓄电池BT2、蓄电池BT2与蓄电池BT3间分别串联有继电器J1、继电器J2,蓄电池BT1、蓄电池BT2、蓄电池BT3的正极分别通过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与所述恒流负载电路相连;正常状态下,蓄电池BT1的负极与地相连,蓄电池BT1的正极与继电器J1、继电器J3的常开触点相连;蓄电池BT2的负极经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与地相连,蓄电池BT2的正极与继电器J2、继电器J4的常开触点相连;蓄电池BT3的负极经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与地相连,蓄电池BT3的正极与继电器J5的常开触点相连;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均与所述恒流负载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负载电路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1、NPN型三极管Q1和电阻R1、电阻R2,电阻R1、电阻R2和三极管Q1构成场效应晶体管M1的驱动电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和场效应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和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且场效应晶体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2接地,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且场效应晶体管M1的漏极、电阻R1均与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世名门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盛世名门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9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状态检测电路及电机状态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短路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