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2274.9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7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润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47 | 分类号: | B26D1/147;B26D7/02;B26D7/22;B26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663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管状 材料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是靠固定在升降平台上的切割刀片在上升的过程中将管状材料切断的切割机,由于该切割机进行切割的过程中需要带动整个升降平台上升,所以切割定位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切割刀片的限制,导致管状材料进行切割后容易出现变形;另外,管状材料在切割的过程中,常会因夹持不稳,造成切割偏移,不利于管状材料切割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和切割装置;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为万向轮,滚轮外侧的底板上设有支撑腿,底板顶部设有支柱;所述支撑腿由支撑座、螺纹杆、螺纹孔和转动手柄组成,螺纹孔设置在底板上,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部设有转动手柄,螺纹杆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柱的顶部,支撑板上部的左端设有下夹具,下夹具的上部设有上夹具,并且下夹具与上夹具之间设有一条缝隙;上夹具与下夹具均有夹具体、通孔和第一转轴孔组成;夹具体为圆柱体型,夹具体的中心设有第一转轴孔,第一转轴孔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转轴孔与下夹具和上夹具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顶部连接有摇杆;支撑板底部的右侧设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电机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由第一支杆、轴承、第二转轴、第二支杆、切割刀、保护罩和第二转轴孔组成;所述第二转轴底部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主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撑板上,第二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切割刀的形状为圆形,切割刀的左端放置在下夹具与上夹具之间的缝隙内,切割刀的右端放置在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底部连接在支撑板上,第一支杆设置在保护罩底部的左侧,第二支杆设置在保护罩底部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共有六个,均匀分布在夹具体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夹具与下夹具均为圆柱体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中设有下夹具和上夹具,能将管状材料准确固定起来,防止切割偏移的发生,提高了切割的准确性;切割刀上设有保护罩,能防止切割刀损伤到使用者;底板上设有滚轮,能随意改变移动方向,底板上还设有支撑腿,能将底板固定起来,便于切割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中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移动的管状材料切割装置中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滚轮,3-底板,4-支柱,5-支撑板,6-下夹具,7-上夹具,8-摇杆,9-第一转轴,10-第一支杆,11-轴承,12-第二转轴,13-切割装置,14-第二支杆,15-联轴器,16-电机支架,17-电机,18-支撑座,19-螺纹杆,20-螺纹孔,21-转动手柄,22-夹具体,23-通孔,24-第一转轴孔,25-切割刀,26-保护罩,27-第二转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润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润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2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