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进风无烟烧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25690.4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六维空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无烟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特别涉及一种全方位进风无烟烧烤炉。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000600U于2013年6月19日公开了一种木炭烧烤炉,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外壳,外壳上端敞口,外壳侧壁设置通孔,外壳内安装隔板,隔板将外壳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上开设第一通孔,上腔体内安装内壳,内壳上端开口,内壳上端外周安装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上设置烤架,环形挡板上表面与烤架下表面相触,环形挡板下表面与外壳上表面相触,外壳外壁上端对称安装至少两个锁钩,烤架下端外侧对称安装两个锁扣,两个锁扣分别与对应的锁钩配合,内壳的内壁为弧形,内壳底面开设第二通孔,内壳的弧形内壁形成的腔体内安装燃烧室,燃烧室侧壁为网状,外壳的下腔体内安装风扇仓,风扇仓侧壁镶嵌风扇,风扇与电源连接,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安装通风管,通风管一端与风扇仓的出风口连接,通风管另一端位于燃烧室内。该结构的木炭燃烧率较低,容易产生有还气体,且其受热不均匀,影响烧烤食物效果。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木炭燃烧充分无烟产生、一氧化碳排量少、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受热均匀、食物烧烤效果好的全方位进风无烟烧烤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全方位进风无烟烧烤炉,包括顶部开口的外壳和装配于外壳顶部开口处的烤网,所述外壳设有燃烧腔和电气腔,电气腔内设置有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燃烧腔内的炭桶和引燃盘,该炭桶与引燃盘上下拆卸式装配;所述引燃盘上设有用于盛放引燃物的引燃腔;风机组件的出风端通过外壳上的出风口连通引燃腔;炭桶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冷风入口和热风出口;工作时,风机组件抽取的冷风360°全方位的进入引燃腔,再穿过冷风入口进入炭桶内助燃,最后形成热风并从炭桶开口和/或热风出口排放至燃烧腔内的接油盘。
所述引燃盘上还设有导风腔,引燃腔与导风腔上下配合,且彼此通过引燃腔侧壁上的出风孔连通;所述引燃盘底部覆盖出风口,使导风腔连通出风口。
所述引燃腔底部向下呈弧形凹陷,形成导风面;所述出风孔环形均布于引燃腔侧壁。
所述炭桶支承在引燃盘顶部,且炭桶底部封闭引燃腔的顶部开口,引燃腔通过炭桶底部的冷风入口连通炭桶内腔。
所述热风出口环形均布于炭桶侧壁,使炭桶内腔与接油盘内腔连通;所述炭桶顶部开口设置,且其与烤网之间有间隙,使炭桶开口连通接油盘内腔。
所述电气腔内设置有带进风口和排风口的集风罩,风机组件设置于集风罩内,且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进风口对应设置,排风口与出风口相互对应设置;冷风从进风口进入集风罩,经过增压后从排风口喷入导风腔。
所述烤网为金属网,其拆卸式设置于外壳顶部,烤网对应炭桶上方设置有小烤板。
所述接油盘顶部开口,底部设有透风孔,出风口设置于透风孔的投影范围内,引燃盘底部边缘与透风孔边缘相互连接。
所述接油盘拆卸式设置于燃烧腔内,其顶部边缘支承在外壳顶部,底部与燃烧腔底部贴合,侧壁与燃烧腔侧壁之间有间隙。
所述电气腔内设置有用于调节风机组件风量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风机组件,且控制单元的作用部外露于外壳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出风孔的引燃盘和带冷风入口的炭桶,使冷风传送过程中,在引燃腔底部的作用下,冷风聚集后向四周360°扩散;并通过引燃盘上的出风孔,冷风360°全方位的进入炭桶底部,再经过冷风入口进入炭桶内,使点燃的木炭在风的作用下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其中出风孔设置在引燃腔侧壁,有效防止因误操作使引燃物流到外壳内部,烧坏内部部件,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工作状态中的局部剖视图(平面)。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工作状态中的局部剖视图(立体)。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炭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炭桶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引燃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引燃盘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立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六维空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六维空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256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